疫情下的區塊鏈:效率低下與可預見的未來
在全球疫情的沖擊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對經濟、科技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數字技術,在這一背景下也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疫情期間區塊鏈的應用卻暴露出種種低效率的問題,令人深思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區塊鏈,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技術,最初被廣泛應用于加密貨幣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其應用范圍逐漸擴展到金融、供應鏈、醫療等多個領域。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區塊鏈被寄予厚望,認為其能夠提升數據透明度、保障信息安全、提高交易效率。然而,現實卻并非如此簡單。
首先,在疫情期間,區塊鏈的低效率問題逐漸顯現。以供應鏈管理為例,許多企業在疫情初期紛紛轉向區塊鏈技術,以確保物流的順暢和信息的透明。然而,由于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復雜性和參與者之間的協調難度,許多企業在實施過程中遭遇了瓶頸。比如,一些企業在嘗試將現有的供應鏈系統與區塊鏈對接時,發現技術的兼容性問題,使得信息傳遞速度大大降低。根據某研究機構的調查,超過60%的企業在區塊鏈實施過程中遇到了技術障礙,導致項目進展緩慢。
其次,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問題也在疫情期間顯露無遺。許多區塊鏈平臺在面對大量交易時,往往無法保持高效的處理速度。例如,以太坊作為當前最受歡迎的智能合約平臺,在疫情期間由于交易需求激增,網絡擁堵現象屢見不鮮,用戶的交易確認時間被延長,交易費用也隨之飆升。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用戶體驗,也降低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價值,導致許多企業在疫情期間對區塊鏈的信心動搖。
然而,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區塊鏈技術的未來仍然充滿希望。許多專家認為,疫情加速了區塊鏈技術的創新與發展。面對低效率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更高效的解決方案。例如,一些企業正在開發新的共識機制,以提高區塊鏈的交易速度和安全性。以“權益證明”(PoS)為基礎的新型區塊鏈網絡,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工作量證明”(PoW)機制,這種轉變將有助于降低能耗,提高交易效率。
此外,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擴展。在醫療領域,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于存儲和共享患者的健康數據,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同時,區塊鏈還可以追蹤疫苗的生產和分發過程,確保疫苗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跨境支付、數字資產管理等領域,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的未來發展不僅依賴于技術的進步,還需要政策和法規的支持。在疫情期間,各國政府紛紛加大對區塊鏈技術的關注和投入,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以中國為例,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區塊鏈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推動區塊鏈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這些政策的支持為區塊鏈的未來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然而,區塊鏈技術的普及仍然面臨一些挑戰。首先,技術的復雜性使得許多企業在實施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其次,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監管和合規問題變得復雜,如何在保障創新的同時維護市場秩序,成為各國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公眾對區塊鏈技術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影響著其發展速度。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區塊鏈技術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然而,正如許多科技領域一樣,挑戰與機遇并存。面對低效率的現實,區塊鏈的創新者們正在不斷探索新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未來的挑戰。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區塊鏈的潛力將愈加顯現。
總的來說,疫情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盡管在低效率的問題上仍需努力,但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與政策的支持,區塊鏈的未來依然值得期待。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區塊鏈或許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對于企業而言,抓住這一機遇,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而對于個人來說,了解和學習區塊鏈相關知識,也將為未來的職業發展開辟新的方向。
未來的區塊鏈世界,將是一個更加高效、透明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信息的流動將不再受到限制,交易的安全性將得到更好的保障。我們有理由相信,區塊鏈技術將不斷推動社會的進步,引領人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這場技術變革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迎接更加光明的明天。
在全國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賽跑之際,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價值有目共睹,而同樣被業內寄予高度期望的區塊鏈技術,此次卻未能如期走進聚光燈下。近日,針對區塊鏈行業如何戰“疫”一題,北京商報記者對區塊鏈行業多方從業者、行業專家進行了采訪,試圖了解疫情之下的區塊鏈行業現狀。有從業人士直言,此次疫情下區塊鏈技術的表現就像個孩子,或短期內還不具備迎接大聯考的能力;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區塊鏈機構應練就更高的團隊作戰能力,海外合作機構如何在疫情中起重要作用,也需要機構經營者思考與布局。
區塊鏈也愁效率低
疫情之下的區塊鏈行業,有一個熱詞,叫“分布式”辦公。李賢(化名)是一名區塊鏈行業的從業者,2月9日已經是其公司開啟“分布式”辦公模式的第十天。對于區塊鏈行業來說,“分布式”辦公并不鮮見,為保證遠程辦公效率,員工會進行每日打卡和線上會議,也會定期提交工作總結,很多能通過線上進行的工作仍在按部就班進行。不過,疫情之下很多線下合作都無法開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李賢向記者透露,年前他曾計劃去武漢談合作,但因為疫情影響,此事已不了了之。除武漢外,關于其他城市的一些線下走訪活動也都沒辦法進行。此外,盡管已經開啟“分布式”辦公,但是辦公效率和溝通方面,都會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
跟李賢不一樣的是,劉剛(化名)已經在2019年底辭去了某家區塊鏈創業公司的運營工作,本計劃在2020年初“重整旗鼓”,但沒想到比新offer來得更快的是疫情。
“此次疫情,對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整體影響是負面與正面參半。”
一互聯網巨頭區塊鏈業務負責人秦明(化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直言,一方面疫情對區塊鏈行業將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在商務、項目對接上,影響非常大,包括項目延期以及合作失敗等,對一些剛得到喘息的中小區塊鏈企業尤是。不過他也指出,此次疫情客觀上也對區塊鏈行業提了個醒:行業健康發展還需有自身堅實的基礎,包括技術基礎、業務基礎和行業生態等。只有這樣,行業才不會過分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即突然的利好把行業推上非理性的瘋狂,或重大的打擊讓行業一下就奄奄一息。
秦明指出,他公司的部分工作,也難以避免受到了疫情影響。主要體現在與合作伙伴(政府、機構等)的一些聯合項目上,因為前期涉及大量商務、對接、洽談等工作,因內容非常重要同時又很難通過遠程視頻、電話進行代替。“不過,我們成型的、正常產品的研發工作,由于早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研發流程和制度,一切按部就班進行,受疫情導致遠程辦公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生態未完成 數據“硬上鏈”
盡管自身部分業務受限,但區塊鏈行業仍在以自己的方式在與疫情做對抗,區塊鏈的信任機制也為疫情帶來了可信連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家區塊鏈機構開始行動,其中不乏企業通過聯盟區塊鏈網絡,邀請各大捐贈機構、基金會將數據上鏈,提高信息透明度與公信力,追溯和管理各企業團隊的捐贈物資、捐贈資金用途,優化物資分配過程;也有機構推出全國首個區塊鏈疫情監測平臺,實時追蹤全國各省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展情況,對相關疫情數據進行上鏈登記。
此外,2月7日,支付寶也上線防疫物資信息服務平臺,區別于其他物資信息平臺,該平臺利用螞蟻區塊鏈技術,將對物資的需求、供給、運輸等環節信息進行審核并上鏈存證。2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又從度小滿方面了解到,在疫情應對方面,度小滿正在探索推動溯源、存證、流程治理、數據治理、用戶連接等多方面的應用方向。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峰指出,區塊鏈是通過技術和算法來建立天然信任體系的一個工具,因此對于目前社會輿論普遍討論的慈善捐款公信力問題,可用區塊鏈技術來嘗試解決。
不過,秦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當前,區塊鏈行業仍存難點,主要表現在,企業自身基礎薄弱、基礎技術有待發展;業務場景探索不夠深入、各個場景未形成統一標準和應用模式;大家各干各的,但又都沒干好,整個生態未形成,這都是一系列的問題。“在驟然來臨的疫情大考之下,為啥區塊鏈手足無措表現得像個孩子?這恰好體現了區塊鏈整體發展還處于初期,或許還不具備迎接大聯考的能力。”秦明稱。
劉峰也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大家普遍看好的區塊鏈信息追溯、區塊鏈去中介化金融服務,并沒有很好地直接用在此次疫情中,可以看出對于區塊鏈落地在實體產業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另外在疫情下可以看到很多新技術和工具也面臨瞬間海量點擊,而區塊鏈基礎設施的性能和處理能力仍存很大的挑戰。
增量的未來
盡管未能走進聚光燈下,應用落地仍存挑戰,但多位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此次疫情帶給區塊鏈的影響,仍是機遇大于考驗。正如劉峰所言,雖然疫情對一些剛起步的企業而言,從業務和收入上都會面臨收縮的可能性,如何考慮開源節流將成這些小微企業的一個重大考驗。
但能看出,“分布式”辦公和線上消費行為也帶來了巨大的增量,而區塊鏈行業恰好又是天然帶有去中心化協作的基因,可以說區塊鏈領域企業受到的影響還是遠小于以生產或者服務完全依賴于線下業務的傳統企業。
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教授、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文君也認為,這次疫情對區塊鏈行業考驗和機會并存。考驗在于區塊鏈行業的組織能力是否都能夠在遠程情況下不影響開發進程;如何與沒有疫情的國外科技公司競爭;如何與疫情中的場景方、上下游企業合作均是難點所在。不過,數字政務在疫情當中產生更多需求,這將是區塊鏈很好的場景。
此外,產業數字化建設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對區塊鏈技術的需求增多,區塊鏈落地將進一步加快。疫情之下,機構應該練就更高強的團隊作戰能力,就遠程如何合作,海外分支機構、合作機構如何在疫情中起重要作用,也需要機構經營者思考與布局。
劉峰進一步指出,“區塊鏈行業機構需就自己所處的場景進行技術與業務的融合,通過技術帶來效率的準確度和效率的提升,才能真正地將先進技術帶入到生活工作中,提高人民滿意度和服務水平”。
“區塊鏈在對抗疫情的工作中,我們認為,區塊鏈整體行業最應該做的不是現在立馬應用上什么場景,來凸顯區塊鏈的能力,在這次大考中,區塊鏈沒能走向聚光燈,我們認為不丟臉,作弊走向聚光燈才丟臉。”
某區塊鏈公司業務負責人直言,“相反,我們認為,整個行業應該做的最正確的工作,是冷靜地思考行業的問題、行業的方向、行業的不足,然后默默地行動與耕耘,讓行業進入夯實基礎、低調發展、持續發展的正軌。2020年,區塊鏈希望不是迎來虛假繁榮,或許是疫情給行業的一個警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