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盜取比特幣的驚人數字與背后真相
在過去十年間,比特幣的迅猛發展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然而,隨著比特幣的流行,黑客攻擊事件頻繁發生,許多投資者的資產在無形中被掠奪。到目前為止,黑客到底偷了多少比特幣?被盜的比特幣價值又有多高?這些問題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
回顧比特幣的歷史,自2009年中本聰發布白皮書以來,這種數字貨幣在技術和市場上的變革引發了人們的熱烈追捧。盡管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點使其在某種程度上具備了抗審查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它能夠完全免受黑客的侵襲。數據顯示,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全球范圍內發生了多起重大的黑客盜竊事件,損失金額驚人。
根據統計數據,自2011年至今,全球黑客盜取的比特幣總數已超過40萬枚。以目前的市場價格來計算,這些被盜比特幣的總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可以說,黑客攻擊不僅對個體投資者造成了經濟損失,更對整個比特幣市場的信任度造成了影響。
具體來看,2014年發生的Mt.Gox事件是比特幣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盜竊事件。Mt.Gox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然而在2014年,它宣布因黑客攻擊而損失了約85萬枚比特幣,價值當時約為4.5億美元。這個事件不僅讓無數投資者損失慘重,也使得整個比特幣生態系統受到重創,許多投資者開始對數字貨幣的安全性產生懷疑。
此外,在2016年,黑客攻擊了Bitfinex交易所,導致約12.5萬枚比特幣被盜,損失金額高達7200萬美元。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數字資產安全的深思。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雖然為其帶來了很多優勢,但同時也使其在安全性方面面臨挑戰。
隨著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興起,黑客的攻擊手段也不斷升級。近年來,針對交易所和個人錢包的攻擊頻率顯著增加。例如,2020年,黑客利用釣魚攻擊和惡意軟件,盜取了多個交易所和個人用戶的比特幣,造成的損失再創新高。
在這些攻擊中,黑客往往采用復雜的技術手段,比如通過社交工程獲取用戶的私鑰,或者利用交易所的安全漏洞進行攻擊。這些手段讓許多普通投資者難以防范,最終導致他們的資產被盜。
那么,黑客為何如此青睞比特幣?首先,比特幣的匿名性使得黑客在盜取資金后很難被追蹤。其次,比特幣的高流動性使得黑客可以迅速將盜取的資產轉化為法定貨幣或其他加密貨幣,從而逃避追查。此外,比特幣的價值波動性也使得黑客在盜取資產后,可以選擇適當時機出售,以獲取最大利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投資者開始重視比特幣的安全性問題,紛紛尋找更安全的存儲方式。冷錢包成為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選擇。這種錢包的特點是將私鑰離線存儲,能夠有效防止黑客攻擊。此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多重簽名技術,增加資產的安全性。
盡管如此,黑客攻擊依然是比特幣市場的一大隱患。根據Chainalysis的報告,2021年,黑客通過各種手段盜取的比特幣總額達到近40億美元,創下新高。這一數字令人震驚,也反映出數字貨幣市場在安全性方面的脆弱。
在此背景下,加強監管和提升技術防護顯得尤為重要。各國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紛紛開始關注數字貨幣的安全問題,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例如,美國財政部已提出要求加密貨幣交易所必須遵循反洗錢法規,以提高透明度和安全性。
與此同時,技術公司也在不斷努力提升數字貨幣的安全性。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交易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得到了增強。此外,智能合約的應用也為數字資產的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然而,盡管技術手段層出不窮,黑客的攻擊依然層出不窮。許多投資者在經歷了被盜事件后,仍然對比特幣抱有期望。這種現象的背后,反映出比特幣作為數字貨幣的潛在價值和投資者對未來的信心。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數字時代,安全與便利往往是矛盾的。雖然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點為其帶來了諸多優勢,但與此同時,也讓其在安全性方面面臨挑戰。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保持警惕,選擇合適的存儲方式,并隨時關注市場動態,以保護自己的資產安全。
隨著比特幣市場的不斷發展,黑客的攻擊手段也在不斷演化。未來,如何在保障投資者利益的同時,推動數字貨幣的健康發展,將是整個行業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我們期待著在技術的進步和監管的加強下,比特幣能夠在一個更加安全的環境中發展,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回報。
總之,黑客盜取比特幣的事件層出不窮,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盡管如此,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的數字資產,依然吸引著無數的投資者。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市場中,投資者需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選擇安全的投資方式,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這不僅是對自身資產的保護,更是對整個數字貨幣生態系統的信任與支持。
自從比特幣進入大眾的視野,比特幣被盜的新聞也是逐漸爆發而來,事情發生后媒體爭相報道,也讓這些事情變得不再是“秘密”盡管比特幣匿名,而且采用了 PGP
等十分強大的加密手段,但是“比特幣被偷”的事件卻屢見不鮮,那么黑客至今偷多少比特幣?被偷的比特價值多少錢?一起來看看下文詳細介紹。
01 比特幣初次被盜
2014年2月,在世界上最早的--日本的Mt.
Gox網站,85萬個比特幣被盜,價值約4.5億美元,交易所因此破產清算。這是比特幣被盜數量最大的一起案件,且至今還對比特幣價格產生著直接的影響。
Mt. Gox 的破產委托人 Nobuaki Kobayashi 今年3月透露,從去年9
月起,他們就在著手處理現存的20萬個比特幣,以清償債務。外界認為,從今年初到現在,比特幣價格跌跌不休,恐怕與這20萬比特幣的拋售有關。
02 被盜價值最大的案件
2018年1月,作為日本最大之一,Coincheck遭遇黑客攻擊,損失價值5.33億美元的虛擬資產。這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金額的數字貨幣失竊案件。加密貨幣在日本,有極高的普及率和持有率。被盜數量最大、價值最高的兩起案件,都發生在日本,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日本對加密數字貨幣的投入程度。
03 ETH首次被盜
從2016年起,ETH成為黑客的重點關注對象。2016年5月,香港數字貨幣交易所Gatecoin遭黑客攻擊,損失185000個ETH.這是公開報道的最早、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起ETH被盜案件。當時,ETH已經從上線時的1美元,漲到了7美元。
04 黑客"專業化"作戰
2018年3月7日,遭黑客攻擊。在長時間的潛伏、盜取大量用戶賬號登錄信息之后,黑客在當天晚上,集中拋售被盜賬戶上所有的代幣、數字貨幣,將其全部換成了比特幣。而這,只是攻擊的前奏。
黑客繼續操縱被盜賬戶,把所有比特幣用于購買一個叫VIA的小幣種,瞬間將VIA拉升11000%漲幅。
而在之前,黑客已經低價屯了大量VIA.VIA暴漲后,黑客將手中VIA賣掉,準備提幣消失。
不過,幣價的暴漲暴跌,觸發了幣安的自動報警機制,平臺全部暫停提幣,黑客的最后一步,并沒有成功。
幣安雖然及時挽救了損失,但回顧整個作案過程,黑客深謀遠慮,操作可謂天衣無縫。
此時,黑客已不再是單兵作戰,他們從信息收集、入侵潛伏到現場行動,已顯現出極強的組織性和專業性。
05 直接攻擊智能合約
市值排名前100的代幣中,有94%布置在以太坊智能合約之上。可以說,以太坊已經化身為加密數字貨幣的蜂巢,巢身稍有動蕩,影響的就不僅僅一兩家代幣。黑客至今已偷走100萬枚比特幣,價值超400億元
去年4月22日,美圖秀秀合作項目BEC被黑客攻擊,由于沒有做"溢出"設置,黑客轉出了遠超BEC本身發行數量的代幣,BEC市值瞬間幾乎歸零。不久,EDU和BAI代幣再現重大安全漏洞,攻擊者不需要私鑰,即可轉走任意地址上的EDU/BAI資產,兩種代幣價格暴跌。
實際上,智能合約的漏洞遠不止如此,依然有數十種ERC20智能合約面臨漏洞危機,幣價隨時可能"涼涼",以太坊Solidity語言太過復雜,而由人編寫智能合約,肯定會存在漏洞。這些都給黑客留下了廣闊的空間。
06 51%攻擊出現
2018年5月20日,比特幣黃金(Bitcoin
Gold)的開發團隊遭遇"雙重支出攻擊".一名惡意礦工獲得了網絡算力的大部分控制權,利用這些算力重組了比特幣黃金的區塊鏈,并進行反向交易,向自己的錢包發送了38萬比特幣黃金,價值1800萬美元。
雙重支出攻擊,即51%攻擊,近期已經發生了三起。
隨著礦池力量的不斷壯大,租賃算力也開始出現。黑客不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就能瞬時占據區塊網絡的主動權。從前期簡單攻擊交易所和錢包,到直接攻擊智能合約、51%攻擊,黑客的手段一直在進步。
07 近期幣安事件被盜7000多個比特幣,價值高達4100萬美元
宣稱,5月7日早些時候發現了其平臺的大規模安全漏洞,最后發現黑客竟然能夠訪問用戶的API密鑰和身份驗證碼等其他有用的信息,該公司的交易所首席執行官趙昌鵬說:"根據公司安全部門公布的一項交易顯示,黑客從交易所中提取了大約4100萬美元的比特幣"。
近年來,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以極其快速的資產價格漲幅,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而其安全問題也備受關注。據國外媒體報道稱,僅在2018年上半年,“黑客”就竊取了價值7.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的加密貨幣,而在今年更是逐漸猖獗,幣安事件已經給我們敲了一次警鐘,所以大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數字貨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