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導讀:
- 引言:Gate.io(比特兒)為何頻頻被罵?
- 一、Gate.io的黑歷史:從比特兒到Gate.io,改頭換面但問題依舊
- 二、Gate.io的“坑爹”操作大盤點
- 三、Gate.io為何還能存活?
- 四、用戶如何避免被Gate.io坑?
- 結論:遠離Gate.io,保護資產安全
Gate.io(比特兒)為何頻頻被罵?
Gate.io(原名比特兒)作為一家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曾經在早期數字貨幣市場占據一定地位,近年來,該平臺頻頻被用戶吐槽“坑爹”,甚至被質疑存在惡意操縱市場、凍結賬戶、客服不作為等問題,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揭露Gate.io的種種問題,幫助投資者認清風險,避免踩坑。
Gate.io的黑歷史:從比特兒到Gate.io,改頭換面但問題依舊
Gate.io最早名為“比特兒”(Bter),成立于2013年,是國內較早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之一,比特兒在2015年曾遭遇黑客攻擊,損失近7000枚比特幣,當時團隊承諾賠償用戶,但最終部分用戶仍未得到全額賠付。
2017年,比特兒更名為Gate.io,試圖擺脫負面形象,改名并未帶來實質性的改變,用戶投訴依然不斷,許多老用戶表示,Gate.io的客服態度惡劣,提現慢、無故凍結賬戶等問題屢見不鮮。
Gate.io的“坑爹”操作大盤點
無故凍結賬戶,用戶資金被“吞”
許多用戶在社交媒體上抱怨,Gate.io會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凍結賬戶,尤其是當用戶進行大額提現時,更離譜的是,部分用戶提交KYC(身份驗證)后,仍然無法解凍,客服回復極其敷衍,甚至直接不予理會。
典型案例:
- 2021年,一位用戶在Reddit發帖稱,自己在Gate.io存入10萬USDT,提現時被凍結,客服要求提供資金來源證明,但提交后仍無下文。
- 2022年,推特用戶@CryptoVictim爆料,Gate.io以“風控”為由凍結其賬戶,資金至今未解凍。
惡意插針,合約交易“割韭菜”
Gate.io的合約交易市場經常出現異常價格波動(插針),導致用戶爆倉,有用戶懷疑,交易所可能通過操縱市場來“收割”散戶。
典型案例:
- 2023年3月,Gate.io的BTC合約在幾分鐘內突然暴跌10%,大量多頭倉位被強平,但其他交易所并未出現類似波動。
- 有交易員發現,Gate.io的小幣種合約經常出現“畫線”行情,價格完全脫離市場真實走勢。
上架空氣幣,配合項目方割韭菜
Gate.io以“上幣快”著稱,但許多項目上線后迅速歸零,被質疑是“收錢上幣”,與項目方合謀收割投資者。
典型案例:
- 2021年,Gate.io上線的MEME幣“SHIBACASH”在暴漲后瞬間暴跌99%,投資者血本無歸。
- 2022年,多個小幣種在Gate.io上線后出現“拉盤砸盤”模式,疑似項目方與交易所聯合操縱。
提現困難,手續費高昂
Gate.io的提現速度極慢,尤其是USDT等穩定幣,有時需要數小時甚至一天才能到賬,提現手續費遠高于幣安、OKX等主流交易所。
用戶吐槽:
- “提1000U扣20U手續費,Gate.io真是吸血鬼!”
- “客服永遠在‘處理中’,提現等了3天還沒到賬。”
客服形同虛設,用戶維權無門
Gate.io的客服以“機器人式回復”聞名,用戶遇到問題時,往往得不到有效幫助,許多人在社交媒體上抱怨,提交工單后要么被拖延,要么直接被關閉。
典型回復:
- “您的賬戶正在審核中,請耐心等待。”(然后等幾個月)
- “風控部門已處理,無法解凍。”(不給具體原因)
Gate.io為何還能存活?
盡管負面纏身,Gate.io仍然有一定用戶基礎,主要原因包括:
- 早期積累的用戶:部分老用戶仍在使用,尤其是習慣其界面的交易者。
- 上幣速度快:許多新項目首選Gate.io,吸引投機者。
- 缺乏監管:Gate.io注冊在開曼群島,監管薄弱,用戶維權困難。
隨著幣安、OKX等交易所的崛起,Gate.io的市場份額正在萎縮,口碑也越來越差。
用戶如何避免被Gate.io坑?
- 避免大額資金存放:盡量選擇更可靠的交易所(如幣安、Coinbase)。
- 謹慎使用合約交易:Gate.io的合約市場風險極高,容易爆倉。
- 提現前檢查手續費:避免被高額手續費“割韭菜”。
- 留存交易記錄:一旦賬戶被凍結,至少能有證據維權。
遠離Gate.io,保護資產安全
Gate.io(比特兒)的問題并非個案,而是長期存在的系統性風險,無論是無故凍結賬戶、惡意插針,還是上架空氣幣,都顯示出該平臺對用戶權益的漠視,在加密貨幣行業競爭激烈的今天,用戶應選擇更透明、更安全的交易所,避免成為下一個“坑爹”受害者。
如果你曾被Gate.io坑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