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1日消息,最近野豬侵入高鐵線路,與通過列車相撞引發人員傷亡事故引發廣泛關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數據顯示,我國野豬分布廣泛,涉及28個省份,總數已高達200萬頭。其中,26個省份均面臨野豬數量過高的問題,這已成為影響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關鍵因素。
野豬數量的迅速增長,主要歸因于生態系統中控制野豬的天敵數量減少,以及野豬自身強大的耐受能力和快速的繁殖速度。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野豬種群在短時間內急劇膨脹。
為應對野豬泛濫問題,從寧夏到陜西,從四川到安徽,各地紛紛采取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懸賞捕獵、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或領導小組等,旨在有效控制野豬數量,保障群眾的生產生活安全。
專家表示,現在野豬越來越多,除了缺少天敵、自身繁殖能力強以外,在種群調控中還有以下問題:一是調控手段落后,絕大多數地方都是籠捕或者網捕,效率低下;二是野豬不能食用,影響了群眾獵捕的積極性;三是沒有穩定的資金保障;四是種群調控機構或者獵捕隊不適應工作需要。
此外,專家還強調,當前亟需解決獵捕野豬的利用問題。通過合法出售和食用經檢疫合格的獵捕野豬,不僅可以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用于彌補防控和調控資金的不足,還符合向森林要食物、要蛋白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因此,專家建議修改現行相關法律,允許將經檢疫合格的獵捕野豬用于食用。這將有助于推動野豬種群調控工作的深入開展,保障群眾的生產生活安全,同時促進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可持續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