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桂林旅游發展
桂林旅游業起步早,曾被譽為中國旅游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它是中國旅游業的縮影。自197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對外開放旅游城市以來,已有180多位國家元首或政要到桂林參觀考察。桂林陽朔縣是世界旅游組織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個中國旅游觀察點。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國際旅游趨勢與前景論壇永久設在桂林。首屆國際論壇于2007年舉辦,每年10月在桂林舉行。目前已連續舉辦八屆。 2009年11月,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伊考察桂林時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桂林的美麗山水,如何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為世界樹立了榜樣。‘綠色旅游’是未來旅游業的發展趨勢,桂林發揮了榜樣作用。”為世界發展‘綠色旅游’”。 ”。他還說:“人一生至少要來一次桂林!”自1973年以來的40年來,桂林旅游業為全國旅游業的發展積累了經驗。
桂林入境旅游業位居全國前列。 2014年,接待入境游客203萬人次,同比增長5%,入境旅游收入60億元。過夜游客平均停留2.2天,人均消費2900余元。入境過夜游客中,外國游客約占60%,臺灣、中國和香港、澳門游客各占20%。從洲際市場份額來看,桂林入境游客的傳統市場在亞洲、歐洲和美洲,而大洋洲、非洲等新興市場正在成為重要的潛在旅游客源地。
桂林國內旅游業快速發展。近年來被新華網、攜程網等知名網站評為國內十大旅游目的地、最佳自駕目的地、中國十大休閑城市之一。
桂林旅游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隨著湘桂高鐵、貴廣高鐵建成通車,桂林成為融入中國-東盟自貿區的高鐵樞紐城市。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航站樓改擴建工程已開工。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將增至2000萬人次。航空、高鐵、高速公路構建的立體旅游通道更加完善。桂林古城旅游資源豐富,深受游客喜愛。但與此同時,老城區卻非常擁擠。為了給游客騰出更多空間,桂林市行政中心已從老城區遷至臨桂新區。規劃升級改造老城區商業、文化、旅游項目,將老城區打造成城市休閑度假勝地。
桂林旅游產業規模已初具規模。 A級景區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擁有漓江風景區、樂滿地風景區、獨秀峰·望城風景區等3個5A級景區,4A、3A級景區51個級風景名勝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國家歷史文化村鎮8個、民族特色景觀旅游村鎮4個、中國傳統村落49個、國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12個、國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有4個示范縣(點)。星級酒店、特色精品酒店、品牌連鎖酒店、個性化住宅酒店等住宿設施約3500家,床位近20萬張。有大型旅游集團2個,旅行社194家,持證導游人員約1.26萬人。旅游業直接和間接就業人員約60萬人,占全市總就業人數的1/4。
201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469.95萬人次,同比增長15.47%。其中,入境游客216.34萬人次,同比增長6.4%,占全區總人數的半壁江山;國內游客4253.61萬人次,同比增長15.97%。全年旅游總收入517.33億元,同比增長23.09%。其中,入境旅游收入63.82億元,同比增長7.21%;國內旅游收入453.51億元,同比增長25.71%。在攜程網“2015旅游口碑榜”評選中,桂林位列2015年“最佳國內旅游城市”第9位、“好玩目的地”第2位,度假村建設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桂林作為中國標志性的觀光旅游城市、團體旅游城市、目的地旅游城市,肩負著引領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等多元化旅游模式轉型、引領團體旅游向自助游轉型的重任、自駕游、個性化旅游等現代旅游方式轉變的重要任務,是引領旅游目的地向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轉型發展。
為此,桂林市堅持國際旅游度假區建設“一張藍圖畫到底”,圍繞轉型升級,加快打造桂林國際旅游升級??版。在漓江、印象劉三姐、兩江四湖等傳統經典旅游產品的基礎上,新推出Club Med愚自天堂度假村、悅榕莊等一批高端度假旅游品牌,受到了市場的歡迎。散客休閑游、縣域特色游、鄉村體驗游不斷蓬勃發展,桂林旅游逐漸向多元化、休閑度假模式轉變。
本文摘自《帶你去桂林——桂林旅游指南》,旨在導游人員交流學習,提高文化素養。圖片來自網絡。 (以上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
? 往期政策法規精選(點擊標題可跳轉相應文章)
?往期社會保險精選(點擊標題跳轉對應文章)
?歷屆獲獎導游詞精選(點擊標題可跳轉對應文章)
?《帶你去桂林——桂林旅游攻略》往期精選(點擊標題可跳轉相應文章)
? 導游攝影大賽(點擊標題可跳轉相應文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