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凝
據《工人日報》報道,記者近日在某市進行調查采訪時,一位租房中介告訴記者:“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這句俗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老年群體的租房現狀。為了避免潛在的風險,我們一般不愿意接待老年租客。”不少老年人在租房時遇到年齡歧視。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基數不斷增大,有租房需求的老年人自然在增多。然而,從現實情況看,不少老年人遭遇“租房難”。兩個月前就有媒體報道不少地方存在“50歲以上不能合租”的現象。老年人單獨租房也面臨著年齡歧視,60歲成租房年齡分界線。
無論是線上租房平臺還是線下租房中介,均對60歲以上老人另眼相看。多位房東表示,擔心老年人在出租房內出現意外,由此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擔心老人受傷或死亡帶來法律糾紛,或擔心房子變兇宅。但這僅僅是個人層面的小道理,從整個社會層面看,老年人租房不應該受到歧視,應當享有平等的租房權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而且,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傳統美德。
所以,針對老年租客遭遇的年齡歧視,必須系統“反歧”。
其一,要將反對歧視老年租客明確寫入有關住房租賃法律法規。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基礎上,以老年租客遭遇的歧視為切入點,在國家和各地住房租賃條例中嚴禁歧視老年租客,以起到引導和震懾作用。
其二,將解決老人租房問題納入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的工作中。在我國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背景下,一些城市要么提出建設老年友好型城市,要么提出建設老年友好型社區,這無疑要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來實現。將老年人租房難變成“租房易”,僅是其中應生的一環。
其三,針對“年齡歧視”要依法糾正。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和有關部門不得推諉、拖延。這需要老年人主動維權,需要有關方面主動作為。
其四,為老年人量身定制租賃房源。很多城市已為年輕人、新市民提供公租房,還要為老年人提供公租房。考慮到年齡、身體等特點,應當為老年人提供定制版公租房、商業公寓等。有關文件提出,指導各地在公租房保障中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予以優先配租,有待落實。
當務之急是依法整治影響老年人租房的年齡歧視問題。2023年,深圳某公寓因年齡歧視引發巨大爭議,最后在合約中取消了年齡限制。針對線上線下租房平臺存在的年齡歧視,先責令相關企業、房東限期整改,然后進行全面檢查,并鼓勵社會公眾進行舉報。
對違法歧視老年租客的行為,除依據法律規定進行處理外,還可考慮建立“黑名單”進行公示。對接納、服務老年租客的企業和房東,可用“白名單”表揚。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租房市場,諸如像健身房、游泳館等運動場館、旅游市場等,都存在或隱或顯的年齡歧視,老年人都是“不受歡迎”的群體。
要更好維護老年人權益,就要消除針對老年人的年齡歧視,拆除各式各樣針對老年人的年齡門檻。這樣才能讓老年人活得更有尊嚴,有利于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推進適老化改造,讓這個社會對老年人更加友好。責任編輯:劉琰(EN004)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