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深秋時節,在遼寧大連金普新區的石河村,大片的粉黛花田迎來了盛開期,粉紫色海洋如煙如紗,仿佛置身夢幻花海,引得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觀賞。下面我們就一起跟隨記者的鏡頭去看看。大連金普新區石河村廣袤的花田里都是正在綻放的粉黛。隨著天氣轉涼,現在正是粉黛的最佳觀賞期。從10月上旬開始,這里近60畝的粉黛就開始慢慢變粉,將一直持續到11月上旬。一天中,粉黛會隨著太陽光線的變化,顏色也會像調色盤一樣不斷變化。據當地統計,10月以來,周末最高峰時,這里接待了1萬多人。大家看,現在有不少市民游客正漫步在粉黛田間,用唯美的花海作背景拍照留念。

粉黛是一種草本植物,全名叫粉黛亂子草。雖然以草為名,卻比花還要絢麗。來,我們近看,這盛開的粉黛上是毛茸茸的花絮,遠看就像一團粉色的云霧,可以說是自帶“柔光特效”。今年,當地在粉黛旁增加了90多畝的稻田景觀。粉黛與稻田的交相輝映,讓這里收獲了一個特別貼切的稱呼——“遇稻粉黛”。小朋友和家長們可以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親手采收稻子,了解作物的生長過程,體驗農耕的樂趣。

除了看粉黛和稻田外,游客還可以在這里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體驗陶藝、剪紙等非遺項目。當然,在這里不但可以飽眼福,也能飽口福,各種特色美食一應俱全。在周末,與三五好友來這里露營,吃著鐵鍋燉,享受著周末閑暇時光。今年,這里還增設了秋千、風車、氣球屋等景觀裝置,以及咖啡集市、夕陽景觀臺等新穎打卡點,創造出更多新消費場景,激發了消費活力。

近期,這座美麗小山村也在網絡和視頻平臺火了起來。大家很難想象吧?在過去,這里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記者手中的這兩張照片拍攝于2008年前后,當時村房破舊,沒有任何產業,只有一條塵土飛揚的破舊道路與外界相連。這里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留守村里務農的人,人均年收入還不足三千元。之后當地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確立了利用生態優勢來發展鄉村的目標,按照“綠不斷線、景不斷鏈”的思路,以新修建的瀝青道路為軸、以景觀為點,建設生態廊道開展文旅產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里變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重點村。鄉村游越來越紅火,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村民開起農家樂、民宿。目前,石河村4000多名常住人口中,就有1000多人從事鄉村旅游業。大家的腰包也都鼓了起來,全村人均年收入超過了5萬元。現在,不僅很多年輕人回村發展,甚至還吸引不少人來石河打工。去年一年,全村就接待游客近6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實現了約1.2億元。小小的石河村,走出了自己的振興之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