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創客天下·杭向未來”2024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復賽落下帷幕,60個項目成功闖關,將參加決賽、總決賽。
從2015年至今,創客大賽已經吸引了全球超過12000個項目參賽,近400個項目在杭州落地創辦企業,注冊資金超過30億元,其中已涌現出準獨角獸企業近10家。
世界青年,為何紛紛選擇杭州?他們帶來了哪些技術?這些創新企業又取得哪些成果?都市快報X橙柿互動推出“世界青年·創業在杭州”系列報道,聚焦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故事,挖掘杭州磁吸世界青年的魅力所在。
將動物的組織、器官移植到人體內,以替代受損或老化病變的組織與器官,這種曾經帶有科幻色彩的生物醫學技術,如今已照進現實,并正在悄然改變人類的生命質量。
80后海歸博士張永巍,選擇扎根杭州,專注于人工角膜、人工血管以及其他醫用原料的開發。
在兩年前的“創客天下·杭向未來”2022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中,他和團隊帶來的“使用超高靜水壓技術制備可促進組織/器官修復再生的新型醫用材料”脫穎而出,拿下總決賽三等獎,為異種移植和再生醫療的實現,開啟全新的大門。
解決醫用材料供體不足的新技術
“使用超高靜水壓技術制備可促進組織/器官修復再生的新型醫用材料”,這種由一長串專業名詞定義的新型醫用材料,制備路徑就是脫細胞技術。
組織、器官的損傷或功能衰竭,是人類醫學面臨的一大難題。健康的組織、器官移植,是有效解決方案之一。
然而現階段,組織、器官移植也面臨著供體不足和免疫排斥的問題,很難大規模用于臨床治療。以角膜移植為例,據世界衛生組織《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我國約有400萬角膜盲癥患者,每年新增病例10萬-15萬例。由于捐獻角膜數量有限,一年能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僅五六千人,許多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希望。
動物組織來源豐富,且和人類組織有著相似的結構特征。因此,張永巍和團隊考慮利用動物組織來代替人體組織,以解決供體不足。
使用動物組織進行治療,需要克服免疫排斥和動物病毒傳播給人體帶來的風險。為此,張永巍和團隊開發了超高靜水壓脫細胞法,通過向動物組織施加超高靜水壓力(模擬深海凈水壓力環境,人為增加組織或器官內細胞的細胞膜內外壓力差,來破壞細胞膜),以及后續的清洗等工藝,去除動物組織內會引發免疫排斥的物質,使細菌病毒失去活性,同時保留組織能發揮應有功能的結構和物質,從而代替人體組織進行修復和重建。
從日本高校任教到回國創業
“那時通過朋友推薦,知道有這么一場大賽,考慮到杭州是一個充滿活力、年輕人眾多的城市,就決定來試一下。”
出生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的張永巍,博士畢業于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現東京科學大學)。留校任教期間,他參與了與日本上市公司合作的生物材料臨床轉化研究項目。
隨著項目的深入,張永巍逐漸意識到,無論是市場需求還是轉化效率上,中國都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于是,他辭去大學教職帶著項目回國,并引進日本專家共同推進。
在大賽中榮獲總決賽三等獎后,張永巍開始走訪和對接杭州各個區。“充分了解了人才政策,也感受到政府招商的熱情,以及對初創企業的扶持力度。”
2023年2月,張永巍在臨安錦南新城創辦杭州昊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也是天目醫藥港·錦創園迎來的首家入駐企業。
“臨安自然風光很美,安靜舒適的生態環境適合生產研發。區里以A類人才項目的標準引進我們,提供資金、場地、人才落戶的支持。項目落地前,多次和我們當面、電話溝通,講解政策。”張永巍說,在這里感受到了“保姆級”的全鏈條服務。
“我覺得杭州來對了”
目前,這支10多人的團隊,專注于脫細胞組織在多個科室的臨床應用,脫細胞組織和干細胞結合的定制化生物材料,以及脫細胞化組織和人工材料的復合型醫用材料等;曾獲得日本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的研究經費支持,以及日本文部省的產業化基金支持,回國后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A類。
“當時參賽的項目,現在已經到了批量試生產的階段。”張永巍透露,超高靜水壓技術是一種平臺技術,它不僅限于植入型醫用材料的生產制作,還能用于醫美、寵物醫療、脫敏食品加工等領域。“未來除了人工角膜、人工血管等核心產品,我們還會繼續研發新型醫用材料,并大力拓展醫用、醫美原料生產以及代加工等服務。”
來杭州兩年,提及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張永巍說:“這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美麗城市,想到杭州腦海里就會浮現一幅山水潑墨畫。”
除了風景,他更喜歡這里的活力,以及政務辦事效率。“創業過程中,其實遇到了很多困難,政府和園區都很積極地幫我們去協調和解決,讓我覺得特別安心。”
“此外,杭州的政務辦事效率非常高。無論是辦理居住證、車牌等,還是為國外專家辦簽證都很快捷。我覺得來杭州來對了,希望未來能在這里開花結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