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漳州市東山縣谷文昌紀念館考察時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學習,樹牢正確政績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實干、久久為功,把豐碑立在人民群眾心中。”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谷文昌精神,從“看得見的哲理”中汲取“用不盡的力量”,像谷文昌那樣做人、為政,爭做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四有”好干部。
為政不移公仆心,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谷文昌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牢記黨的宗旨,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不畏艱難險阻,堅決執行黨的決定,為實現黨的目標而不懈努力。他說,“一個人活著要有偉大的理想,要為人民做好事,為人民奮斗終生。”他立志“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不論肩負重任還是身處逆境,都始終相信黨、相信組織,堅定信念、篤行宗旨,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尊敬和愛戴,“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在當地蔚然成風。我們要學習谷文昌“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和為民情懷,聚焦落實黨的重大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縱深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為官避事平生恥,發揚迎難而上的斗爭精神。在任東山縣委書記期間,谷文昌帶領群眾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斗爭,改變貧窮落后的社會面貌,為東山縣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神仙都難治”的風沙沒有難住他,他立誓:“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194公里的海岸線筑起了“綠色長城”,風沙肆虐的“荒涼島”嬗變為綠意盎然的“生態島”。谷文昌就像征戰沙場的勇士,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戰勝了重重困難,充分展現了一名黨員干部的襟懷和氣魄。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反腐敗斗爭面臨的困難挑戰日益嚴峻,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更需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解決錯綜復雜的“頑瘴痼疾”。我們要學習谷文昌的擔當精神,在工作中敢于啃“硬骨頭”、挑“重擔子”,旗幟鮮明同蠶食黨的健康軀體、破壞黨的集中統一、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歪風邪氣和腐敗現象作斗爭,開辟事業發展新天地。
為有源頭活水來,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谷文昌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從不利用職權為自己和親屬“搞特殊化”,在子女眼里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他多年擔任林業局長,家里沒有一件木家具。二女兒結婚想讓他批點木材做家具,他嚴辭拒絕:“當領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不許沾公家的一點油”成為了谷家永不褪色的“傳家寶”,他身體力行留下的清廉家風使子女后輩永遠受益。我們要學習谷文昌的克己奉公、廉潔無私,在權力面前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以“廉”為鏡正衣冠,自覺提升“不想腐”的思想道德境界,正確處理好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系,在嚴于律己中夯實“黨紀之基”、筑牢“紀律防線”,廉潔修身、從嚴治家,為家人做好自覺遵規守紀的表率,通過嘉言善行帶動“身邊人”營造崇廉拒腐、廉榮貪恥的良好氛圍,以良好家風帶動黨風更正、政風更清、作風更好。
谷文昌精神歷久彌新、常學常新,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人民心中。它不僅是鼓舞我們執紀為民、敢于擔當的強大思想動力,更是激勵我們清正廉潔、甘于奉獻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頑強的意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以良好的作風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