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本文基于《IDC TechScape:中國網絡安全軟件技術發展路線圖,2024》中關于網絡安全實訓演練測試平臺(靶場)的技術路線分析,結合國內外靶場的發展狀況與建設經驗,深入解讀國內靶場行業下一階段的發展及演進趨勢。同時,結合實用型靶場的建設經驗,概括適用于國內行業的評價指標,明確未來發展方向。
第一章
前景好VS應用難,實用型靶場呼之欲出
IDC靶場發展路線解讀
2024年10月,IDC TechScape首次發布《中國網絡安全軟件技術發展路線圖》,在機會型科技趨勢中提到網絡安全靶場(網絡安全實訓演練測試平臺),并將其標記為值得長期投入的產品類型。賽寧網安基于靶場行業的深厚積淀,成為IDC權威認可的網絡安全靶場(網絡安全實訓演練測試平臺)首個推薦廠商。多年深耕,賽寧網安積累了豐富的國內外靶場項目建設經驗,并深度參與了用戶方靶場的規劃及標準制定,在下一代實用型靶場建設方面探索出可借鑒的實踐路徑和方案。
上述圖表數據顯示,靶場行業的采用度和市場熱度均處于中等水平。對比當前國內靶場面臨的功能堆砌、業務復雜、上手門檻高等發展現狀,結合市場熱度數據,可以合理推斷出:盡管靶場在網絡安全領域具備良好的應用前景,但缺乏一個通用、簡明且實用的行業規范來衡量國內同類產品,這成為制約靶場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
放眼國際市場,實用型靶場占據主流
美歐靶場建設經驗參考
美、歐地區在靶場類項目的建設初期會經過多輪業務合理性評審,其規劃多基于實際業務需求,并結合安全運營要求作為指導。
歐洲案例 - 挪威網絡靶場(Norwegian Cyber Range)
挪威網絡靶場由挪威國家計算機應急響應小組(NorCERT)運營,提供全面支持網絡安全測試、培訓和實戰演練的服務。該靶場提供受控環境,幫助用戶測試系統、網絡和應用程序,識別漏洞并強化防護措施,同時提升安全人員、學生及專業人士的網絡安全技能。通過模擬真實網絡安全事件,參與者能在逼真的場景中練習應急響應和風險緩解策略。挪威網絡靶場能夠快速適應新技術和威脅變化,滿足私營公司、公共部門及社會的廣泛需求。
美國案例 - 密歇根網絡靶場(Michigan Cyber Range, MCR)
密歇根網絡靶場由密歇根大學與密歇根州政府合作運營,整合了學術、政府與企業資源,面向網絡安全教育、實戰演練和工具測試,提供專業課程和認證培訓。靶場的虛擬城市“Alphaville”模擬關鍵基礎設施,如能源、交通和醫療系統,允許參與者在真實環境中測試和提升防護能力。MCR支持多層次攻防體驗,并可根據不同行業需求進行定制,滿足多樣化測試需求,為美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與行業協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靶場建設最終還是要和用戶的實際業務緊密結合,打造用戶的業務亮點,形成業務實用型的建設風格。
第三章
實用型靶場的建設評價指標——耐用、好用、易用
切合實際業務場景,破解靶場應用困局
結合上述國際靶場建設案例,實用型靶場是靶場行業深入發展的必由之路。實用型靶場應具備三大特征:耐用、好用、易用,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部署輕量化和內容大眾化,滿足更大基數用戶的實訓需求。結合國內網絡安全市場的合規性現狀,實用型靶場應滿足以下業務要素:
●業務場景一:支持用戶對外包安服人員進行能力基線測評與培養。
●大量甲方安全需求依賴于第三方安服服務,但這往往導致因人員來源和能力不穩定而產生的業務波動。通過靶場實現能力的標準化培養與評估,可以有效減少甲方在安全業務上的波動性,體現出實用型靶場在耐用性方面的優勢。
●業務場景二:結合攻擊面管理(ASM)數據,構建關聯業務告警的安全運營環節。
●通過ASM將當前網絡攻擊的重點目標與自身資產進行匹配,形成關鍵資產的告警提示。同時,靶場可以用于安全策略的驗證和應急響應流程的制定,從而提升用戶的靶場使用價值,增強在攻擊前的網絡安全準備,體現出實用型靶場在好用性方面的特征。
●業務場景三:以關保和等保作為合規性框架,根據其要求組織標準化流程的實質性演練,例如勒索病毒應急演練等。
●通過輕量化、開箱即用的標準化應急響應流程,縮短應急響應時間,實質性提升在安全合規要求下的業務響應能力,這正是實用型靶場在易用性上的體現。
第四章
賽寧網安:開創實用型靶場新范式
回歸用戶需求,避免低效內卷
從上述業務場景及產品特質來看,國內靶場發展仍處于低水平內卷階段,盡管在功能、參數和價格上競爭不斷,卻未能提供合理的用戶體驗,反而增加了用戶的建設和使用成本,導致“好看不好用”的情況普遍存在。因此,靶場行業亟需圍繞用戶的實際使用問題進行探索,而非單純的“堆砌式建設”。
賽寧網安將建設實用型靶場作為靶場主賽道的重要發展目標,并結合多年國內外項目探索經驗,在實用型靶場方向上率先取得了階段性的創新成果:
●提出基于安服人員的能力基線測評與培養方法:通過RTKS框架進行標準作業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形成崗位能力滿足度與成熟度的智能化評估。這一方法能夠從多個業務維度對人員進行量化評估,明確用戶的人員能力基線要求。
●提出基于ASM安全風險的靶場業務自動構建方案:采用風險驅動的方式,自動構建業務工單和場景,并將相關業務指令預算推送至負責人。此過程能夠根據實時風險動態調整業務狀態,提高靶場的靈活性和響應能力。
●提出基于安全合規框架的SOP業務規范:首次真正量化安全應急與處置業務的具體動作。通過智能化識別任務信標和任務完成度,提升在建議時間窗口內對高頻安全威脅的處置能力,增強用戶在合規框架要求下的問題處理能力。
這些技術實踐提升了靶場的實用性,滿足了更廣泛用戶的安全需求。
面向未來,持續推動實用型靶場建設
賽寧網安將持續加大投入靶場產品的技術研發和方案演進,專注于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安全需求支持。通過長期在用戶場景及關鍵技術上的深耕,賽寧靶場的“耐用、好用、易用”特質將不斷得到鞏固。未來幾年的靶場發展必將在實用型方向上不斷深究,以實現國內外靶場建設的協同發展,不斷強化技術革新和業務深入理解能力,抓牢用戶需求,與發展并進,與市場并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