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方衛視《我們的歌》第三季中,我聽到74歲的香港歌手林子祥和31歲的內地歌手胡夏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數字生活》。整首歌幾乎沒有任何歌詞,只是一串單詞。一串數字。節目排練時,胡夏問林子祥:“為什么歌詞里沒有字,只有數字?”林子祥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字,身份證、車牌、銀行卡等都是由數字組成的。”由此,我思考了更多關于數字和生活的話題。
數字看似無色,但當你創作一首音樂時,它們就會變得生動起來。一旦融入詩歌,就會顯得格外精彩。特別是在古代詩歌中,詩歌中經常使用數字,如宋代詩人邵康杰的《山村》。 《雍懷》:“行二三里,焉村房屋四五間,亭閣六七間,花八十九十間。”詩人巧妙地將一到十的數字納入詩中,清新自然,讀來有一種天然的韻味。
我們如何在生活中留下數字?從出生開始,出生證明上就有編號;上學后,成績由數字組成;記錄成長,用數字標注年齡;工作后,收入以數字體現;生病住院時,床位號以數字區分;死后,死者的墓碑上有編號。
數字覆蓋了廣闊的世界。這個世界如果沒有人數的加持,就會一片混亂。一切都與數字相比較,既立體又直觀,令人印象深刻。
現實中,我們更常看到的是:有人為了銀行卡增值而不停地跑;有人為了提高待遇水平愿意妥協;有人不斷努力,讓房屋面積變大。在人們的普遍理解中,數字體現了一定的保證,展現了一定的地位,支撐著一定的信心。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是什么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春夏秋冬,哪個季節是我們幸福的基礎?
尼采說:“我們走得太快了,是時候停下來等待我們的靈魂了。”是啊,沒有靈魂的數字能給我們什么保證呢?與其讓冰冷數字的枷鎖束縛我們,不如讓靈魂盡情舞動,舞出別樣的人生!
生命本來就是多彩的,數字的多少并不能決定生命的價值。希望每個人都能把握自己的數字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數字的奴隸;他們應該努力讓自己的靈魂發光,讓生動的數字溫暖他們的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