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解決民族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加強民族地區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重視培養和用好少數民族干部。
(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并把其作為自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民族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務。深刻理解新中國成立75周年特別是新時代以來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刻理解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深刻內涵,深刻理解“五個共同”的正確中華民族歷史觀,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規律。要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向民族地區群眾宣傳好黨的民族政策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精神,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引導各族群眾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二)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推動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這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扎實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促進各地區在經濟上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融為一體”,讓我們感到重任在肩,也深刻理解了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意義所在,要不斷探索如何推動民族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各民族地區要把“廣泛交流交往交融作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途徑”“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會環境”落到實處,在工作中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守護好共同的根,傳承好共同的魂,進一步推動黨的民族工作邁上新臺階。
(三)要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必須增進中華文化認同要求,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樣珍惜民族團結,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心中生根發芽。多創作各民族喜聞樂見的好作品,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將民族團結的精神傳遞給子孫后代,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越鑄越牢。把習近平總書記“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要求落到實處,進一步用好、發展好各民族區域的資源優勢,并把其轉化為發展的內生動力,產生能動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
(拉薩市尼木縣續邁鄉 吳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