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時刻
遇見最好的自己
這就是生活
不
——陶
你好 2020
01-12()
色拉寺
色拉寺的全稱是“色拉大乘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之一。它與哲蚌寺、甘丹寺并稱為拉薩三大寺院,是三大寺院中最新建造的一座。色拉寺屬于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色拉梧子山腳下拉薩北郊3公里處,到處都是柳樹林環繞,自古以來就是高僧活佛傳經的地方,周圍有許多僧侶尼小寺院, 廟內東部和南部有普布覺寺、密宗仁尼庫寺、貢巴薩寺、八本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噶里尼庵寺;寺廟后面有珠康日長、色拉喬丁寺等。
01
部分
一
介紹
明永樂十七年(1419 年),宗喀巴大師的弟子江辰草節建造并于明宣德九年(1434 年)完工。后來,江秦被召到北京,被授予大慈王的稱號。回到西藏后,《欽慈經》雕像被珍藏在寺廟中,至今仍然存在。在寺廟里,有口吃、邁巴和阿巴三經院(經院)。鼎盛時期,寺廟里有八千多名僧人,規模略遜一籌。
色拉寺保存著數以萬計的金剛佛像,其中大部分是在西藏當地制作的。還有許多從內陸或印度帶來的青銅佛像。正殿的四面墻和各種座倉經殿都保存了大量原始的彩色壁畫。最著名的雕像是正殿內的“馬頭王”雕像。《甘珠爾經》是永樂八年(1410 年)在西藏自治區色拉寺中第一部藏文版《大藏經》,由永樂皇帝賜予,保存至今,體現了明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
色羅寺有 大廳 (.主要建筑有措沁(會堂)、吉扎倉、麥扎倉、阿巴扎倉和 32 個康村。早期的建筑以麥柵倉和阿巴扎倉為中心,后來經過世代的增建和擴建,才有了今天的規模,所以在位面布局上沒有整體規劃。但色拉寺建筑密而不擁擠,混而不亂,因地制宜,主體突出,體現格魯派大寺的獨特風貌,完全是一座宗教城市。
02
部分
二
建筑布局。
部分
01 措琴堂
措琴殿是色拉寺最大的大廳,也是色拉寺宗教事務的管理中心。它建于 1710 年,由古師汗(1582~1654 年)的后裔拉桑汗(1705~1717 年在位)直接贊助。主殿位于色拉寺的東北部,高四層,由大殿前的廣場、祈禱殿和五個拉康(佛殿)組成。宮殿前的廣場以石頭鋪成,面積約 2,000 平方米;經文殿門朝正南,雙排 10 柱的正面輪廓在門外,輪廓墻上繪有四大天王的雕像。祈禱殿的方柱猶如一片森林,長柱 89 根,短柱 36 根,面積近 2,000 平方米。在大廳的中央,一根長柱升到露臺上用于照明。寺廟的原主人也丟失了釋迦像。
第七世達賴喇嘛 ( ) 圓寂后,東側建造了一尊 5 米高的增帕佛鍍金銅像,此外還有三尊宗喀巴大師和弟子、格魯派嘉波桑波、多杰浪覺和其他格魯派僧侶的雕像和一座尊圣塔。羌巴佛鍍金銅像造型精美,坐在雙獅須彌座上,踩在蓮花座上,雙手制作法輪印,面容完美,神情安詳。大殿后面是 3 個佛殿:強巴大殿在中央,措琴殿主體是強巴大佛,身體高大(高約 6 米),身體在一樓,頭在二樓;強巴面佛殿,背光為圓雕神鳥、摩羯魚、龍女等的組合,形象生動,雕刻精細。在羌巴佛像的兩側,八大菩薩(又稱“佛八大弟子”,即文殊菩薩、彌勒、觀音、埔仙、大石菩薩、虛菩薩、地藏菩薩、除障菩薩)的雕像和兩尊憤怒雕像矗立著雕像。
靠南墻的高大佛經架上,是明成祖呈獻給釋迦的永樂八年(1410 年)版《甘珠爾經》的 105 個字母(原 108 個字母),是佛經的第一個藏文印刷版本,在漢文版本的研究和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羌巴大佛西側為羅漢宮,殿中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兩側是十六羅漢和四天王的雕像,均為泥塑和繪畫。這十六羅漢本來是釋迦從大陸帶來的木像,后來他們來到泥塑前,將木像放在泥塑的腹部。雕像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明代雕像風格。強巴大佛殿東側是大魏德殿(解吉拉康),主要供奉著十一尊金剛牛頭像,此外還有義神、白羅摩(吉祥女神)、郎色多文天王等護法神像。大廳的兩側放置著經文。
措琴殿的二樓是僧人的房子。后方中間是強巴面佛殿,羌巴像兩側有貢儒堅贊桑布靈塔、解地曲吉村靈塔和尊圣塔。佛殿兩側是慈悲殿,面積很小,主要供奉千手千眼觀音,還有度母、六臂金剛杵等銅像。三樓和四樓是措欽殿堪布三巴(法臺)的客廳,作為公共場所的經文殿和“拉吉”(色羅寺管理機構),以及達賴喇嘛來寺講經時的客廳。四層樓的頂部,一個屋頂桁架升起,冠以山巒式的金色屋頂,屋脊上裝飾著寶牌、寶石、倒置建筑、人身神鳥,四個翹曲的角裝飾著摩羯魚頭,金色的屋頂采用內陸桶承載屋檐的形式, 這增加了正殿的宗教氛圍。
部分
02 地櫻
季閘倉是色拉寺中最大的藏倉,面積1702平方米,僅次于措琴殿。它最初由僧侶 于 1435 年建造。仁欽僧伽是一位后藏人,年輕時也成為了一名教師,后來從宗喀巴大師那里學習了密法,并根據宗喀巴大師(格魯派創始人)的意愿,他建造了吉扎昌,成為第一任堪布(方丈)。季柵倉,四層樓高,僅經殿就有 100 根柱子。唐卡、傘套和窗簾掛滿了大廳,周圍的墻壁上繪有釋迦的傳記和各種護法雕像。
寺廟北部有許多靈塔和雕像。寺廟北部有許多靈塔和雕像。從東到西依次是第二座降神會銀塔、德欽士芭蘭布塔、赤欽洛桑扎西塔(甘丹寺三巴)、扎帝程玉強白秋千塔、贊瓦洛桑堅贊(第28師)塔、大子米旺阿旺卓丹(熱欽第一活佛)、第一扎帝秋桑活佛塔、赤欽丹巴朗嘉(第二代熱欽活佛)塔。在眾多寶塔中,還有供奉著第八世達賴喇嘛 (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 )、熱欽活佛的第二代和第九代,以及吉扎康的一些著名僧侶和活佛像。經殿西、北各有 5 座佛殿:第三佛殿位于西側,殿內供奉著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佛八尊菩薩像;馬頭金剛杵殿( ),供奉著吉扎滄創始人羅真仁欽的馬頭金剛杵像,以及義神、怒神等護法神的雕像,橫梁和墻壁上掛著許多猙獰的面具,令人極為恐怖;在強巴佛殿供奉著強巴佛的主像和 11 面觀音;宗喀巴大師的正殿供奉著宗喀巴大師,吉扎張也有高級僧侶的雕像;妙音殿 ( ) 位于經文殿的東北角,供奉著妙音的主要銅像。
吉扎倉二樓有兩個佛殿:西側是面殿(謝札拉康),主要供奉著紀扎康護法馬頭金剛的面子:東側是觀音殿(建熱賽拉康),主要供奉觀音菩薩像。三樓還有一個勝利殿堂(Lang Ja ),佛像已經不復存在。四樓中間是達賴寺的臥室,兩側是堪布(方丈)和其他管理人員的住所。
部分
03 麥扎倉
麥扎倉是色拉寺的早期建筑。它建于 1419 年,由寺廟的創始人釋迦建造。據說這座寺廟被閃電摧毀,并于 1761 年由公辰強喬巴重建。面積為 1620 平方米。經堂內有 8 根長柱和 62 根短柱,主銅像是釋孔牟尼,兩側的雕像是未來佛、無量壽佛、藥師佛、妙音菩薩、宗喀巴大師弟子三尊雕像、第七菩薩、宗喀巴大師師徒三尊雕像、 第七世達賴喇嘛、第三代齊默林活佛( )、八邦卡活佛等銅像。
經殿北側有 4 座神龕:最西側是護法廟(),主要供奉護法神“Tewu”,Tewu 被放置在寺廟內的神龕中,只有上半身露出,神殿門上刻有一對在云中跳舞的人骷髏, 門的兩側雕刻著數十具骷髏;神社里的護法神怒不可遏,大嘴怒氣;殿內供奉的六臂金剛、依依白神、十三面牛頭金剛、怒神等雕像,同樣威風飄悍,整個大廳彌漫著神秘恐怖的氣息。護法寺東側有羅漢殿(奈天拉康)、釋迦牟尼殿(祖拉康)和宗喀巴大殿(宗喀拉康),殿內分別有 16 尊羅漢、釋迦牟尼佛和宗喀巴大師雕像。
在麥扎倉的二樓,有太陽寺 () 和甘珠爾經堂 ( )。甘珠爾拉康原本有 108 本金粉書寫的《甘書爾》等經典著作,在“文革”期間丟失;現在寺廟的佛柜里有數千尊度母的小銅像。三樓中間是達賴喇嘛的臥室,兩側是扎倉強翠的客廳和辦公空間。
部分
04 阿巴扎庫拉
阿壩扎倉是色拉寺的早期建筑,也是色拉寺的密宗扎倉,由釋迦于 1419 年創立,當時用作色拉寺的措琴殿,1710 年,現在的措琴殿落成后,改為扎倉。面積為 1517 平方米。它高三層,由一個佛殿和 4 個佛殿組成。經堂內有 4 根長柱和 42 根短柱,舍迦主像已遺失,還有貢若劍村桑布雕像、赤欽丹巴朗吉雕像、界尊曲劍村雕像、宗喀巴大師三師弟、十三世達賴喇嘛等。
經堂四壁繪有壁畫,包括釋迦牟尼傳、六尊(即龍樹、圣天、無著、士琴、欽納和法銜)、密密麻麻的金剛杵、西方極樂世界等主題。經殿北側的羅漢殿 ( ) 供奉著釋迦牟尼、十八羅漢和四天王、馬頭金剛杵(慈悲觀音的化身)和憤怒之神(佛陀在降魔和除障時顯現的“法身”)。羅漢殿的東側是大佛殿(解吉拉康),那里供奉著大佛(格魯派護法者)的主要雕像。據說,這尊神像也是由雕塑家夏愛娃專門雕刻而成的。雕像的腹部是一個裝有 的拇指,雕塑完成后,釋迦牟尼親自主持了開光誦經儀式。雕像兩側有吉祥女神、六臂神、四臂神、多文天王、白梵天王等雕像。
這
阿巴扎倉二樓是僧室和無量光明佛殿(文巴埋拉康),殿內供奉無量光明佛陀合金像,貢若劍村的桑布寶音靈塔,界尊曲街劍村的寶音靈塔,以及一位拉藏汗(?) ~1717 年,清代蒙古人和碩特貴族首領)資助建造了善死塔。三樓主要用作達賴喇嘛的臥室。
03
部分
三
寺廟規定。
五大論上寺院的詳細學習規則與甘、哲兩寺基本相同,但等級、編號、名稱、年數等,各有不同的特點。
部分
01
盡管每個類有 13 個類,但它們的名稱不同。例如, Cang:三年三節攝影課;五個班級的 ,為期五年;有兩個初中班,每個班級為期兩年,共四年;有兩個律宗課程,每個課程持續兩年,總共四年;有兩個 課程,每個課程持續兩年,總共四年;1 次 2 到 3 年。總共需要大約 22 年的時間。
部分
02
Semai 的 13 個課程是:1 個攝影課程,兩年;6 個 課程,共 7 年;有兩個中學班,每個班級持續兩年,共四年;2 個 課程,每個課程共 2 年,共 4 年;兩個俱樂部,每個俱樂部兩年,總共四年;雖然沒有特別的 Paban,但它被合并為一個班級一到兩年。整個過程需要 23 到 24 年。
拉薩附近的弟子 7 歲受戒,剛進寺時,首先要背誦集會和扎康的各種誦經和修行,以及學名冊、論現觀的莊嚴論、入寺論。 這花了兩年時間。10 歲時,他開始認真學習《五大論》,等他一一完成十三門課時,他大約是 23 歲。當他成為格西時,他已經 30 多歲了。一位單身僧人來到康區、安多、蒙古等地的大寺學習,來到大寺成為僧侶,直到他成為格西,大約43或44歲。每隔六七年,只增加幾個 名額,在正常情況下,兩個 中每個只有四個 。如果你進入 ,如果不等待兩三年,你將無法擔任 Geshe 。
在傳室佛法寺的考試和辯論中達到分數標準的格西拉江巴,可以進入上密宗或下密宗寺修行密宗儀式并學習各種教義。幾年后,他擔任了幾個侍貴,三年為翁澤喇嘛,三年為密宗中的堪布,至少七年左右為退休的堪布,七年為東北之主,然后登上甘丹寺赤巴的寶座,任期七年。除了少數極度睿智的人外,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擔任甘丹赤巴時都已超過 60 歲,有些人已超過 70 歲。
此外,還有許多著名的宗教圣人。他們當中,有的通過講課、辯論、著作相結合,為佛事業立了大功,培養了無數命中注定的信徒,為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留下了突出的成就。有這個人駐扎在習寺,一生傳經,培養了許多接班人。有些人在掌握了經典之后,通過不時在隱蔽的地方修行教義來樹立榜樣,并取得成功。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學習了經典并成為密宗格西之后,回到家鄉修行和弘揚佛教,并詳細撰寫了圣人的記錄和各個寺院的宗教歷史。
04
部分
四
檔案文物。
有大量的文物佛像、唐卡、經文、儀式器皿、供品等,極為珍貴。據《明朝史》記載,當釋迦也在明永樂十四年(公元 1416 年)失落,從北京返回西藏時,皇帝賜予“佛經、佛像、權杖、僧袍、絹、金銀器皿”,包括明朝雕刻的《大藏經》(朱印刻)108 個字母和檀香木, 四大天王;有釋迦牟尼彩色絹佛像,佛像長 109 厘米,寬 64 厘米,加上邊長 180 厘米,寬 90 厘米,身穿袈裟,戴著五方佛帽,直坐在法床上,頭上蓋著華蓋,雖然已經過去了 500 多年, 它的顏色仍然鮮艷,現在在西藏博物館;有 三師徒下到中央政府的雕像,專心聆聽的文殊菩薩雕像和拉桑汗佛像;在措琴宮中,吐七拉康有 200 多個字母,甘珠爾、丹珠爾經以金汁臨摹;結字倉里有一對刻有“兩條龍玩珠”圖案的銅鈸,還有“明玄德家金銀”的字樣,大廳四壁掛著各式各樣的鎧甲、弓箭、盾牌、帽子等,據說這些武器是夜范瓚布(貢甲布)第九代時期, 可以“鎮魔避邪”。此外,色拉寺還擁有數以萬計的西藏制造的金銅佛像、印度的黃銅佛像、佛經、壁畫、唐卡、儀式器皿等。
在措琴殿的另一座佛殿,吐七拉康,有 200 多本甘珠和丹珠爾經,金汗手砂。在吉扎倉港書康佛殿中,珍藏著第一對銅鈸,鈸上刻有“兩條龍玩珠”的圖案,還有“明玄德家金銀”的字樣。此外,在吉雜昌的丹增拉康內,墻壁上覆蓋著盔甲、弓箭、盾牌、帽子等。相傳,這些是藏九世藏王的武器,可以“鎮魔辟邪”。除了上述文物外,據說這座寺廟還珍藏著明朝皇帝賜予的 18 尊用檀香木雕刻的羅漢。
05
部分
五
傳說。
關于色拉寺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寺廟在奠基時遭遇了猛烈的冰雹,冰雹在藏語中發音為“色拉”,因此寺廟建成后被命名為“色拉寺”,意為“冰雹寺”;據說這座寺廟建在野玫瑰盛開的地方,因此被命名為“色拉寺”,野玫瑰的藏語發音也是“沙拉”。寺院的全稱是“Sera ”。
06
部分
六
旅游資源。
主要的佛教活動
色拉寺有一個盛大的節日,叫做“色拉邦欽”,意思是色拉寺獨有的金剛加持節。據說,在 15 世紀末,一種金剛杵從印度傳來,被稱為飛杵,后來在 12 月 27 日被藏歷堪布歡迎進入丹增護法的寺廟。過去,按照習俗,每天12月27日早晨,結結巴巴、捆扎倉庫的“執法者”騎著快馬將金剛杵送到布達拉宮呈獻給達賴喇嘛,達賴喇嘛加持金剛杵后,又迅速將其送回色拉寺。此時,堪布登上寶座,手持金剛杵加持前來朝拜的僧侶和信徒,以示佛、菩薩和護法的保護。每年,數以萬計的信徒在這一天來到色拉寺,等待人頭的祝福。
旅行亮點
最著名的雕像是馬頭王。在吉雜倉四層的護法寺,進入正殿直走,經過一排小殿,最里面就是它。當地人會把頭伸進一個小神社里,用頭觸摸雕像的底部。
這
1410 年皇帝用朱砂印刷給釋迦的京版《甘珠爾》的 108 個字母(105 個字母)是最有價值的,不僅因為它們制作精美,而且是第一部以雕版印刷方式印刷的藏文大藏經。
在色羅寺的東北部,您可以看到整個色羅寺的鳥瞰圖。每年的松頓節期間,這里都會舉行干佛儀式。
辯論是佛法知識的一種討論,也可以說是喇嘛們的一種學習方式。色拉寺的僧侶們每天都有讀經活動。這是一場具有挑戰性的辯論,辯手經常使用手勢來增強辯論,要么拍手催促對方盡快回答問題,要么拉珠子來表達佛陀戰勝對手的力量。
作為拉薩三大寺院之一,色拉寺可能沒有哲蚌寺那么宏偉多彩,但這里的爭論絕對非常有特色。
對前幾期的精彩回顧
[藏方攻略書推薦]。
[大昭寺相關游記]。
【西藏必去景點系列】
如果文章看起來不錯,請單擊此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