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11月8日電 (記者 孫玲玲)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又值新疆長絨棉采摘季,天津大學無人駕駛交叉研究中心團隊為新疆棉收獲研發的“無人駕駛夾抱車”成功部署作業,實現了全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棉包搬運、碼放作業,大幅提升了棉花運送和出入庫的效率。
據介紹,天津大學團隊開發的“基于多信息融合檢測的夾抱車自學習規控算法”,使得棉包搬運和碼放的智能化改造取得了顯著成效。該算法使得棉包的識別準確率超過99%,為精準夾取與碼放提供了保障。同時,團隊開發了路徑規劃與車輛控制的一體化算法,使貨運效率提升了30%以上。為了便于倉儲管理與車輛調度,團隊還開發了三維孿生云控平臺與手機端APP應用程序,授權后的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向無人駕駛夾抱車下發取貨點位與倉儲區域指令,并通過云控平臺做孿生監控。
如今,無人夾抱車可以自動檢測出包口的棉包數量與位姿,自主決策夾取時機,規劃行駛路徑,完成棉包夾取。在存儲區,夾抱車可以在4.5米寬的有限空間內,完成車輛的極限轉向與精準碼放排布。作業過程中,倉儲管理系統可以自動記錄進出庫信息,形成無人倉庫。從安全防控的角度來看,精準的定位系統與可靠的路徑規劃及控制機制,有效規避了作業過程中的車輛碰撞事故,確保了人員、設備及貨物的安全,顯著提升了整個倉儲作業區域的安全性。(完)【編輯:劉陽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