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1月8日訊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立冬不僅代表冬天的來臨,還表示冬季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莒南縣坊前鎮各小學開展立冬節氣主題實踐活動。
莒南縣坊前鎮中心小學生開展了立冬節氣主題黏土畫活動。孩子們圍繞此次活動的主題和小伙伴們一起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一塊塊超輕黏土,經過揉、捏、搓、貼等一系列操作,在他們靈巧的手中綻放出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莒南縣坊前鎮產業園小學通過班會課引導孩子們觀察立冬的天氣變化,講解立冬的含義和習俗,幫助孩子們理解立冬不僅是冬季的開始,也意味著萬物收藏、規避寒冷?。
學生們用畫筆描繪自己眼中的冬天,表達對立冬的理解和感受。? 妙筆生花繪立冬,感受中國傳統節氣的魅力。通過朗誦詩詞,孩子們可以感受到立冬的詩意和傳統文化的魅力?。組織學生們親手包包子,體驗從搟皮、包餡到蒸的全過程。這個過程不僅能讓孩子們了解立冬吃包子的習俗,還能讓他們品嘗到自己親手制作的美食,分享勞動成果的喜悅。

莒南縣坊前鎮岔河小學組織了立冬主題班會。老師們精心準備,向學生們詳細介紹了立冬節氣的由來、時間以及相關的氣候特點。學生們對立冬節氣有了初步的認識。在講解過程中,老師還穿插了一些與立冬相關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如“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中就提到了立冬時節送寒衣的習俗,讓學生們在故事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校也在立冬之際舉辦了一場詩歌朗誦會。同學們在朗誦中感受著古代詩人對立冬節氣的感悟和情懷,也進一步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莒南縣坊前鎮各小學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深入了解立冬節氣的知識和習俗,還能在實踐中鍛煉動手能力、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從而增強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讓孩子們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傳承者。(通訊員 王紅娟 李春艷 趙春燕)
責任編輯:王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