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安徽考察,強調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科技創新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創建發展新格局,走高質量發展道路,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同為南方省份,由皖思閩,雖然地理位置各項條件有所不同,但發展的根本理念卻是相通的,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十月來福建考察時,在對福建省各項工作表示肯定的同時,也對未來工作、今后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全面深化改革,勾勒自由貿易新圖案。政府應出臺更多有利于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政策,如設立專項基金、提供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等,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大研發投入。在加強教育體系與科技產業的銜接,培養更多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經驗的科技人才的同時,進一步優化人才流動和配置機制,為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除此之外,則是要在全面深化治理、拓寬高質量合作上銳意進取。瞄準核心領域與核心環節,強調社會治理體系改革的引領作用,持續勇于探索、勇于突破、自主優化。瞄準人民群眾關心關切關切的問題,優先推進社會事業領域的各項改革。深入實施自由貿易港建設戰略,積極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打造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高地,鞏固并拓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關鍵平臺功能。建設好國際合作與交流的示范區。
推進區域發展與城鄉融合,健全山海協作,耕耘生態文明新家園。要在促進區域平衡發展與城鄉一體發展上樹立標桿。完善深化城鄉聯動機制,強化城鄉統籌、促進資源共享。深化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構建從城市到鄉村的綠色發展空間布局,加強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環節的生態修復與保護,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加強鄉村全面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深度融合,加速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增強縣域綜合實力,加快革命老區與民族地區的發展步伐,持續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樹立大生態觀、大發展觀,打造綠色循環產業示范區。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不斷挖掘培育“田園寶庫、富礦”。推動重要節點城市加快建設全國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做大做強綠色經濟。加強對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的預警與應對,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立足文化認同與群眾路線,展示福建形象,弘揚紅色血脈新篇章。要在增強文化軟實力、塑造地方新風貌上持之以恒。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建好古城、古鎮歷史文化街區,深化歷史文獻和文化遺產的挖掘闡釋。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持之以恒做好以文育人工作,積極推動社會文明新風尚。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將文化創意產業培育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共同傳播人類文明,增進各國人民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依托友好城市、海外華人等橋梁廣泛聯結國際友誼,聯絡兩岸同胞感情。要引導黨員干部銘記歷史使命、傳承時代精神,繼續發揚勇于探索、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開拓創新、真抓實干。樹立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牢記使命、勇于擔當、清正廉潔,永葆公仆情懷的政治本色。深化整治官僚主義,切實為群眾解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提升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效能。
(下宮鎮 陳婧涵)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