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孔婷婷 通訊員 衣春穎 濰坊報道
11月25日,走進濰坊市臨朐縣的山東萬豪紙業集團車間內,車間工人在進行工業濾紙生產。一家建廠50多年的“老牌”造紙企業,有過鼎盛時期,也不免有低谷。在上世紀末,公司也曾在環保壓力下一度瀕臨倒閉。
轉型如何精準施策?品牌怎樣從無到有?“老企業”何以煥發新生機?今天,讓我們走進山東萬豪紙業集團看看它是如何完成從一家縣城小紙廠到業內頭部企業的自我進化。

萬豪紙業是家名副其實的老企業,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6年創辦的臨朐縣造紙廠。當時的造紙廠依靠著2萬噸文化紙的產能,在1994年獲批組建成立了股份公司,也就是如今的萬豪紙業。幾乎與改制同一時期,山東也下定了決心,強硬治理污染嚴重的小紙廠,萬豪紙業也在其中。
“我們是自制漿,有大量化學物質的污水需要排放。”尹培農回憶,“肯定不符合政府要求,要想不關停,就要轉換賽道,不再用自制漿,把污染問題解決,再謀出路。”這便是公司董事長尹培農帶領萬豪紙業自救的最初思路。
經過一段時間縝密的調查,萬豪紙業迅速敲定了以銅版紙代替文化紙產能的轉型戰略,利用貸款,最終花費一億余元引進了國內第一條銅版紙生產線,年產能3萬噸,1998年投產。
“剛開始的時候發展還可以,省內多家出版社還成為了公司的客戶。但后來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尹培農直言。
自20世紀開始,國內銅版紙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銅版紙生產大型企業不斷增加,原材料猛漲,產品附加值居低不上……曾經輝煌的萬豪集團終因市場環境調整等種種原因陷入了瀕臨破產的困境,數據顯示,2006年以前,萬豪集團主導產品高檔銅版紙,產能5萬噸,約占整個集團機制紙總產量25%,市場占有率僅有2%,國內大型造紙企業銅版紙產能也均在50萬噸以上,萬豪人很清楚,這幾個數字的不對稱意味著什么。
機遇在哪,從何突破?就在萬豪一邊撐著銅版紙生產銷售,一邊尋求轉型方向時,機遇悄然出現。
據中國包裝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00年-2006年,包裝用紙消費量的增速均超過10%,食品包裝紙的市場機遇蘊藏其中。萬豪紙業再一次審時度勢,迅猛出擊。

2006年以來,萬豪紙業新上特種紙生產線,生產食品包裝紙、牛皮紙、防油紙、字典紙等八大系列幾十個品種,其中防油紙及其產品主要用于出口,食品包裝紙已成為康師傅、肯德基、麥當勞等食品包裝專用紙。尹培農表示,在這些產品中,供應康師傅方便面的“碗蓋”尤為值得一提,“國內所有康師傅碗面的碗蓋紙都是我們供應的”。
但成功的同時,萬豪企業也在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在高耗能、高投入、低產出的水平上生產低端產品,那企業無疑是窮途末路。”
萬豪領導“把脈問診”,進行了廣泛調研、考察后,得出關鍵詞——“技改、轉型、高端”,因此確定“汽車濾芯紙”為突破口。
轉型并非空穴來風,汽車濾芯紙屬于特種功能型紙品,主要應用于制作“三芯”,好的濾芯可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并減少尾氣排放,保護大氣環境。汽車工業濾紙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節約型、環保型社會要求。汽車濾芯紙經充分論證后,一躍上馬。
2019年,萬豪紙業進入全球最大濾清器廠商德國曼胡默爾集團的供應體系,跟隨曼牌濾清器,公司的產品配套到奔馳、寶馬等汽車品牌;同時在國內,公司也通過中航平濾、浙江環球等企業,產品配套至中國一汽、北汽福田、濰柴、上海大眾等品牌的汽車上。“目前公司產品占國內高端市場份額接近40%。”尹培農說道。
如今的萬豪紙業占地270畝,機制紙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工業濾紙與食品包裝紙雙輪驅動,同時也可生產防油紙、牛皮紙、淋膜原紙、酸性包裝紙、防偽票據紙以及造紙用化工材料等多個系列三十多個品種,但公司仍舊在不停探索新的業務方向。
“下一步,在臨朐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將帶領萬豪紙業積極開拓更好的市場,帶動萬豪紙業開啟一輪又一輪的新長跑,為建設富強生態幸福得更好臨朐貢獻更多力量。”尹培農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