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黃河報道, 近日,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一名學生因親人危重,凌晨時分向宿管員請假欲返回家中,但宿管員堅稱必須等到早上6時30分才能開門,導致學生最終未能趕上回家的飛機。對此,校方負責人表示,涉事宿管員已被調離原崗位,并被扣除當月績效工資。
這一事關規矩和人性的討論讓我們思考:在嚴格執行規定與尊重人性需求之間,究竟應該如何找到平衡點?校舍管理是學校為了確保學生安全和生活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在此事件中,宿管員堅守規定,拒絕在凌晨時分開門,雖然符合宿舍管理制度,但卻忽略了學生面臨緊急情況的特殊需求。
宿舍管理是一項復雜而瑣碎的工作,宿管員需要在保障學生安全和維護生活秩序之間做出權衡。顯然,這位宿管員的處理方式不夠靈活和人性化,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學生既然事前已向輔導員請過假,為何不能多打一個電話核實一下放行呢?
該事件也暴露出學校在校舍管理方面的不足。學校應該加強對宿管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服務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不然還要宿管員干嘛,不如一把大鎖鎖上了事。同時,學校也應該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綠色通道機制,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和處理,而不是讓類似事情再次上演。
規則是必要的,但規則不應成為束縛人性的枷鎖。在制定和執行規則時,學校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情感需求,讓規則在保障秩序的同時,也能溫暖人心。同時,學校還應加強對教職工的培訓和教育,提升他們的服務意識和人文關懷能力,讓每一位教職工都能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和守護者。
上游新聞 李文滔
編輯:康磊責編:李洋,郎清湘 審核:陳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