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李夜光專家工作站落戶云南綠A生物,實踐前沿技術深入滲透產業之后,再度迎來微藻科研盛事:蔡宇專家工作站在綠A獲得重要科研成果。作為暨南大學藥學院教授及博士生導師,蔡宇教授長期以來深耕于靶向納米制劑的前沿科研領域,同時積極探索功能性原料在健康新產品中的創新應用,成功主持并參與了幾十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在藥物靶向納米制劑構建及其作用機理研究、藥物活性成分的高效應用等多個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

圖注:蔡宇教授在工作站實驗室
作為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云南綠A與暨南大學合作成立蔡宇專家工作站,標志著蝦青素在功能食品領域應用創新更進一步。蔡宇教授表示,工作站將聚焦于“微藻提取物納米制劑的制備及應用研究”這一核心項目,致力于開發出性能穩定、易于保存且應用范圍更廣泛的雨生紅球藻提取物中間體,并以此為原料進一步開發雨生紅球藻功能性食品,更好滿足市場對高品質的微藻健康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圖注:蔡宇專家工作站實驗室一角
加快產業創新發展,離不開頂尖人才的支撐和對科研的持續投入。綠A生物總經理胡志祥表示,依托企業多年科研積累和全產業鏈發展優勢,綠A全力支持蔡宇專家工作站的相關科研工作。作為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和人才成長的重要平臺,蔡宇專家工作站與綠A生物的強強聯合,有望推動產學研縱深發展,雙方將共同探索微藻領域的前沿技術,持續推動微藻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助力行業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作為全球微藻產業三巨頭之一和中國微藻產業的締造者,綠A生物自成立伊始就堅定地走學研發展之路,不僅攜手中國科學院等國內數百家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開展科技攻關,相繼突破產業化發展的各項技術難點,逐步建立起自主科研創新體系,在藻種培育、規模化養殖、提取工藝等關鍵領域獲得40余項國家專利,并連續15年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充分彰顯了其在科研領域的強大實力。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經過近30年的深耕細作,綠A生物不僅成為中國微藻產業的一張閃亮名片,更是產業孵育科技創新的最佳平臺。發揮雙方科研優勢,蔡宇專家工作站創新性地將藥物納米技術引入到雨生紅球藻產品開發中,使雨生紅球藻產品穩定性更優、口味更佳、生物利用度更高,突破了制約雨生紅球藻產業快速發展的“卡脖子”關鍵技術瓶頸,且填補了雨生紅球藻納米食品開發應用的國內空白,助力產業科研邁上新臺階,為微藻產業的升級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圖注:蔡宇教授在工作站實驗室
發揮產業創新的核心引領作用,綠A生物正致力于打造微藻產業中的“新質生產力”。在李夜光專家工作站、蔡宇專家工作站兩大工作站科研加持下,綠A生物成功構建產業創新發展“最強大腦”,在微藻種質資源的開發與優化、微藻活性物質的提取、純化及功能應用開發方面將得到質的飛躍。通過不斷探索微藻產業的新領域、新應用,引領微藻科技的前沿發展,驅動微藻產業向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