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成功完成了該院首例超聲引導下肝癌微波消融術。這一創新技術的實施,為肝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
據了解,肝癌作為全球范圍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治療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重點。傳統的手術切除和介入等方法在某些情況下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對于伴有肝硬化、肝功能儲備較差的患者來說,手術治療往往面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而肝癌消融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微創治療技術,因其獨特的優勢,正在逐漸成為越來越多肝癌患者的優選治療方案。

手術中
此次接受微波消融術的患者是一位60歲的男性,術前被明確診斷為肝惡性腫瘤CNLC Ia期,腫塊大小約為1.8cm*1.6cm。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頒布的《原發性肝癌》2024版診療指南,該期患者首選手術切除及消融治療。然而,由于患者有明顯的肝硬化和肝臟多發結節,手術切除可能會導致術后腹水、感染、肝功能衰竭,甚至遠期復發等問題。經過全科討論并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后,在貴醫附院原副院長程明亮教授和感染科主任張權教授的指導下,感染科副主任祝娟娟決定為患者實施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手術。
手術過程中,由于患者的腫瘤靠近膽囊,消融前醫生先進行了膽囊旁人工水隔離,并在超聲引導下成功建立了人工腹水。隨后,醫生精準地將微波針穿刺到腫瘤部位,進行了腫瘤消融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第二天即可正常進食、下床活動,監測結果顯示AFP(甲胎蛋白)較術前明顯下降。

手術中
據介紹,肝癌微波消融術適用于多種類型的肝癌,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等。對于不能進行手術切除的患者,微波消融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替代治療方法。此外,對于年齡較大、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微波消融也可以作為一種保守治療選擇,旨在緩解患者的癥狀并提高生命質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琴
編輯 張婷
二審 楊韜
三審 覃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