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剛參加工作,懷揣著憧憬和忐忑,來到了這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久后全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這場思想洗禮讓我對青年干部所肩負的時代使命有了深刻認識,還讓我了解到許多先輩的偉大事跡,其中最讓我動容的,就是老英雄張富清的故事。
這位“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曾在解放戰爭中九死一生,先后獲得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稱號。可他卻選擇藏起勛章、背井離鄉,在當時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在曾經艱苦貧困的湖北恩施來鳳縣默默耕耘,一晃就是悠悠六十余載。如果不是2018年全國開展了退役軍人登記工作,他的事跡恐怕至今無人知曉。
在烽火歲月,他挺身而出,是國家和民族最堅固的壁壘;在和平年代,他扎根山區,隱姓埋名做默默無聞的“紅色”野草。
新中國的輝煌歷程,依靠前輩們不斷攻堅克難、無私奉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畏艱險、不懈奮斗。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我們要學習張富清這種迎難而上、無私奉獻、一心為公、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更要持續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紅色精神血脈,以蓬勃的精神面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魯迅先生在《野草》的題辭中敬告我們,不要害怕死亡,死亡意味著曾經鮮活,不要畏懼腐朽,腐朽能證明曾經充實!愿在座每一位青年干部,都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以青春之夢想,以奉獻之精神,在建設祖國大好河山這幅美麗的畫卷上,書寫出自己堅韌而又豐盈的生命篇章。
(渠馬鎮 彭庭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