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X武藏野音樂大學附屬高中,共同演繹【歡樂頌】音樂會。
或許你聽過無數版的《歡樂頌》,但這次,熟悉的旋律直達內心。
隨著一曲由100余名中日兒童、青少年共同演繹的中日德語《歡樂頌》在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入間校區巴赫音樂廳唱響,以《歡樂頌》命名的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與武藏野音樂大學附屬高等學校聯歡音樂會在歌聲、掌聲和歡笑聲中圓滿落幕,為為期6天的中國荷風環保防災藝術交流活動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幫助下,80名參與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鄉村兒童藝術教育公益計劃的中國鄉村兒童受日中友好會館邀請,赴日參加由日本外務省推進的“日中植樹造林國際聯合事業”訪日交流活動。訪日期間,這群大多沒有走出過國門的鄉村孩子們在日本參觀了博物館,參加了海洋環保知識、地震防災知識和植樹的體驗活動,走訪并寄宿日本當地家庭,與日本中學生藝術團和民間合唱團交流演出。
此次訪日的藝術交流團包含了管弦樂團、合唱團和美術社團。其中43人的管弦樂團來自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他們是中國唯一一個全建制的鄉村兒童管弦樂團;32人的合唱團來自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容城縣、雄縣和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安家皂學校;4人的美術社團來自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端村學校。
【歡樂頌】音樂會是本次交流活動的壓軸戲,也是最精彩的一個環節。來自張家港南豐鎮的荷風管弦樂團和河北雄安新區及大同安家皂孩子組成的荷風合唱團與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附屬高等學校的學生管樂團、合唱團同臺演出,為到場觀眾獻上了一場美輪美奐的音樂盛宴。
這應該是歷史上首次由中國鄉村孩子組成的表演團體出訪日本并和日本學生同臺演出,也是中日兩國青少年兒童用音符書寫的友誼之詩、用歌聲架起的友誼橋梁。荷風帶著鄉村孩子們走出國門,通過藝術對日本民眾傳遞中國人民的善良友好,用孩子自己的方式在兩國之間播種下美與愛的種子。
從鄉村到國際,每一個孩子的夢都值得被實現
在推進鄉村藝術教育的過程中荷風發現,隨著接觸不同種類的藝術,孩子們最大的變化就是性格變得自信,內心得到豐盈。而有機會登上各類舞臺的孩子,會在之后更熱愛藝術,也會成為所在團體的“領頭羊”。
所以不同于傳統的公益模式,荷風在公益藝術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采用了“演”的方式,一個階段結束,不管規模大小,荷風都會結合社會力量,為孩子們準備展示的機會,用畫展、音樂會等形式,進一步挖掘孩子們的潛能,提升他們的自信,圓他們小小的夢。
這些“鄉村娃”會帶著嶄新的風貌唱響國際,用歌喉、音符、美術作品告訴人們,“藝術改變命運”的故事正在中國鄉村地區悄然發生。
美育教育值得被關注,美與愛會創造無限可能
為什么要在鄉村推行藝術教育?荷風創始人、名譽會長李風先生認為,貧困的人改變命運的最大障礙不是物質,他們缺乏信心。
在荷風成立的十一年來,荷風一直堅持致力于在中國的鄉村推行兒童藝術教育,讓鄉村孩子通過學習音樂、美術、芭蕾等藝術課程開拓他們的視野、增強他們的創造力和自信心,借助藝術的力量改變這些鄉村孩子的命運。
蔡元培有句名言:“美育教人,脫卑暗、向高明”,藝術教育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自信和愛的種子,而被愛澆灌長大的孩子,長大后一定是懂得給予愛的。藝術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滋潤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