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27日訊 綜合媒體報道,當前國際汽車市場正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裁員風暴”。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包括大眾、奧迪、福特、Stellantis4家車企以及4家零部件巨頭在內的8家企業,將在歐洲累計裁員約5萬人。
在所統計的車企中,大眾汽車是明確裁員人數最多的車企。
此前,大眾方面表示,公司將關閉至少3家德國本土工廠,并裁撤上萬名員工,以應對利潤下降的局面。
目前大眾汽車在德國擁有10家工廠,員工約12萬人,如果關廠計劃得以實施,將是該企業自創立以來首次在德國關閉工廠。
此外,奧迪也宣布了裁員計劃。
11月初,奧迪宣布計劃裁減約15%的非生產類工作崗位,以縮減員工隊伍,此次裁員將波及德國4500個崗位。
此前,奧迪已經宣布計劃關閉布魯塞爾的一家工廠并在那里裁掉3000個工作崗位。
歐洲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計劃于明年1月5日起,對西班牙托萊多Assembly Complex近1100名員工實施無限期裁員,主要是將裝配工廠的運作模式從一天兩班壓縮為一天一個班次。
福特汽車同樣未能幸免。
11月20日,公司表示由于遭遇經濟逆風、競爭壓力加劇以及電動汽車銷量低于預期,將于2027年年底前在歐洲裁員4000人,其中大部分裁員崗位在德國。
除此上述企業之外,還有很多歐洲車企并雖未公開透露裁員人數,但已有降本計劃,如德國的另一大汽車制造商梅賽德斯-奔馳,也在考慮將每年的成本削減數十億歐元。
相比車企,汽車零部件企業裁員幅度更為夸張,有兩家企業裁員計劃超1萬人。
其中博世集團決定要在德國裁員7000多人,汽車供應部門多達3200人。這是這家德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今年以來的第3次裁員計劃,今年1月和2月已裁員4700人。
采埃孚也宣布了裁員計劃。今年7月,公司表示,預計將在2028年年底前,將其德國員工人數從目前的5.4萬人,逐步削減1.1萬~1.4萬人。
舍弗勒和米其林裁員人數稍少,舍弗勒集團將在歐洲裁員約3700人,相當于員工總數的3.1%左右,其中在德國將裁減約2800個崗位,并計劃關閉兩家歐洲工廠。
米其林計劃關閉其在法國紹萊和瓦納的兩家工廠,這將導致約1250名工人失去工作崗位。
自今年下半年以來,媒體陸續報道了多家汽車公司的裁員計劃:梅賽德斯-奔馳南非公司可能裁員700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減超過1000名受薪員工,而日產汽車則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9000人,并削減20%的產能(該消息于當地時間11月7日發布)。
如今的全球汽車制造商,特別是傳統內燃機生產商,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一方面隨著碳排放標準日趨嚴格,各國政府都在鼓勵向電動車轉型。
近年來,歐洲各國相繼出臺限制燃油車銷售和提高電動車市場份額的政策,使得傳統車企不得不在短時間內投入大量資源,進行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政策要求和市場趨勢。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的放緩以及消費結構的改變,令燃油車的需求在歐洲市場持續下滑。
與此同時,中國電動車品牌迅速崛起,進一步加劇了全球市場的競爭。
尤其在電動車和智能汽車領域,中國市場展現出驚人的需求潛力。
德國汽車分析師諾伯特·德雷斯勒(Norbert Dressler)指出,若歐洲傳統車企無法迅速轉型以適應新興市場和政策的變化,其市場份額可能將被進一步蠶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