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浪潮席卷金融行業的今天,銀行基層員工面對老年客戶群體時,既需要保持專業素養,更要具備人文關懷的溫度。這種服務并非簡單的業務辦理,而是一場跨越數字鴻溝的暖心對話。
近日,一位年邁的大爺獨自來到建行臨沂沂州支行辦理定期存款轉存業務,大堂經理立刻迎上前,微笑著詢問需求,引導大爺到適老專區等候,并貼心遞上一杯溫水和號碼紙。
輪到大爺辦理業務時,大堂經理及時示意,引導其在老年窗口辦理業務。在操作過程中,柜員發現大爺對利率調整有些困惑,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解釋不同存期的利率差異以及收益情況。考慮到大爺年事已高,聽力不太好,工作人員不僅提高音量,放慢語速,還將重要信息寫在便簽紙上遞給大爺。當了解到大爺近期還有資金要存,柜員沒有一味推薦長期存款,而是綜合考量,為他制定了短存與長存搭配的服務方案,既保證一定收益,又兼顧資金靈活性。業務辦理完畢,柜員還細心提醒大爺保管好存單,不要將個人信息和密碼透露給陌生人,并告知后續如有任何問題隨時可來銀行咨詢。大爺十分感動,連連稱贊該行的“新時代雷鋒精神”。
該行在適老方面持續打造“善建重陽” 老年特色品牌,優化完善老年客戶服務標準,根據老年人服務場景,從優化功能分區、適配設施設備、重塑動線流程、強化金融宣教、豐富產品配置等方面,升級網點適老服務“硬環境”和“軟實力”,為老年客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金融服務。(通訊員 尹雅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