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下稱民營經濟促進法)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
這部法律共9章78條,圍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方面建立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將黨中央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的要求落下來,持續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5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布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司法部、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有關負責人對民營經濟促進法的亮點和積極意義進行了解讀。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表示,這部法律對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將進一步穩定預期、堅定信心。法律的出臺必將激勵廣大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敢于闖、大膽干,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回應關切穩定預期
司法部副部長王振江介紹,民營經濟促進法創下了很多個“第一次”,如第一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法律,第一次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規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這充分彰顯了黨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進一步向社會表明了發展民營經濟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并將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
鄭備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旗幟鮮明地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旗幟鮮明地強調,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旗幟鮮明地強調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充分彰顯了黨和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以法治的穩定性增強發展的確定性,是民營企業安心謀發展的“定心丸”。
民營經濟促進法積極回應民營企業關切,作出針對性制度安排。在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方面,法律規定,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保障“非禁即入”。平等使用生產要素方面,法律規定,國家保障民營經濟組織依法平等使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數據、土地等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做到“一視同仁”。
關于備受民營企業關注的市場準入問題,鄭備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全文貫穿了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不僅在總則,而且在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法律責任等章節中,都予以了充分體現。
近期,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了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清單進一步縮短,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集中整治半年后轉為常態化推進。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招標投標,今年1-4月,民營企業中標率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一億元以下的項目,民營企業中標項目數量占比超過80%。
解決投融資難題
民營企業融資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民營經濟促進法在“投融資促進”一章對此作了多項規定。
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叢林表示,這些條款既是對金融部門長期政策和實踐的高度提煉,也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任務。將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抓好民營經濟促進法的貫徹落實,從監管引導、政策激勵、機制推動、制度保障等各個方面持續發力,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民營企業精準施策。
她介紹,對民營企業中占絕大多數的小微企業,制定了一系列差異化的監管政策。比如在資本監管方面,對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資本權重給予了八五折到七五折優惠。在不良容忍方面,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寬至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以此提高銀行放貸的積極性。在解決基層人員“不敢貸”問題方面,出臺了普惠信貸授信盡職免責制度。同時,每年督促銀行制定民營企業服務的目標任務,確保信貸投放力度。
數據顯示, 民營企業貸款投放一直在穩步增長,近五年的年平均增速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出1.1個百分點。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76.07萬億元,同比增長7.41%,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5.3萬億元,同比增長12.5%。
強化執法監督
在加強權益保護方面,民營經濟促進法強調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王振江介紹,針對反映強烈的一些地方和部門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以及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等種種執法亂象,民營經濟促進法作了明確規定: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投訴舉報處理機制、涉企行政執法訴求溝通機制,加強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
他表示,下一步,將落實法律要求,加快法律配套制度機制建設。推動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投訴舉報處理機制,及時受理并依法處理涉企行政執法投訴舉報。司法行政機關建立行政執法監督企業聯系點,及時聽取各類經營主體對涉企行政執法的意見建議。推行行政執法監督員制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專家學者、律師、新聞工作者等參與監督。堅決遏制趨利性執法,切實依法保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合法權益。
司法部將以民營經濟促進法出臺實施為契機,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對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加強問題查糾整改,堅決糾治到位。同時,選擇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問題進行抽查,對整治效果進行階段性評估和分析研判,對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必要時提級辦理,對整改不力的進行督辦;對工作中形成的好的經驗做法,及時推廣交流;對糾治工作不力的,視情況進行約談、通報、曝光。
此外,司法部還將加快研究制定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建立完善涉企行政執法監督長效機制。抓緊研究起草行政執法監督條例。針對行政執法中的共性問題,進一步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體制機制、監督程序和責任體系,為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依法保護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撐。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