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這個原本平凡的工作日,因一場跨越17年的團圓,被賦予了特殊的溫暖意義。流浪17載的魏新里(化名),在多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終于與家人取得聯系,踏上回家的路。
5月14日,一位熱心群眾在丈八六路地鐵口發現了流浪乞討的魏新里,出于善意,他撥打了西安市救助管理站熱線電話。救助站街面救助小組工作人員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前往現場,工作人員發現魏新里行動遲緩、對周圍環境反應遲鈍,雙眼視力明顯低下,立即將他接回站內。入站后的魏新里身體出現不適癥狀,救助站工作人員緊急將其送往合作醫院進行救治。經醫院詳細檢查,確認魏新里雙目視力嚴重低下,僅能感知光亮,同時針對其身體不適展開全面診療。
在魏新里接受治療的同時,西安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始終沒有停下為他尋找家人的腳步。工作人員雙管齊下,一方面在全國救助尋親網等平臺發布尋親信息,借助網絡的力量擴大尋親面;另一方面,根據魏新里的口述線索——自己來自安州區銅鑼村,展開地毯式摸排。隨著調查的深入,工作人員發現魏新里所說的銅鑼村早已合并為河清鎮馬靈村。
帶著一絲希望,工作人員與馬靈村支書取得聯系。村支書告知,村里確實有村民失蹤二三十年,但由于自己任職時間較短,掌握的信息有限,僅能提供疑似魏新里弟媳的聯系方式。工作人員隨即與魏新里的弟媳聯系,對方表示魏新里的特征與失蹤多年的二哥有點相像,可令人遺憾的是,她的丈夫已經去世,無法確認是否是自己的哥哥。就在大家以為尋親之路又將陷入僵局時,她說出魏新里還有一個弟弟,可以讓他確認一下。工作人員迅速與魏新里的弟弟取得聯系,電話接通的那一刻,雙方都充滿了期待。弟弟聽到描述覺得很像他失蹤十七年的哥哥,想視頻確認一下。當與弟弟撥通視頻后,弟弟激動得聲音幾近哽咽,確認魏新里就是他們以為早已離世的二哥。十七年,在家人心中,魏新里早已成了心底難以觸碰的傷痛,如今得知他還活著,那份喜悅與震驚難以言表。
考慮到魏新里身體原因,西安市救助站積極與綿陽市救助站溝通協調,最終確定了護送方案:先由西安市救助站將魏新里送往綿陽市救助站,再由綿陽市救助站護送他回到當地救助站,后續安排魏新里與家人相見。
救助站工作人員的堅守、熱心群眾的善良、村干部的協助,以及各地救助站的通力合作,為這場跨越 17 年的尋親之旅,共同編織了一張溫暖的歸家之網。這不僅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團圓故事,更是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履行“應救盡救、精準尋親”職責的生動縮影,用專業耐心的照料托起身處困境的身軀,借跨區域協作的聯動網絡破除信息的壁壘。它向社會印證:無論游子漂泊多遠、流浪多久,救助站始終是兜底保障的溫暖港灣,讓每一個迷失的靈魂,都能在政策溫度與人間大愛中,找到回歸家庭的坐標。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毛蜜娜 通訊員 賀洋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方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