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產權高價值專利驅動正畸行業高質量發展
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系列榮譽的背后,是正雅齒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正雅公司)在口腔隱形正畸領域深耕二十載交出的創新答卷。截至2024年底,正雅公司累計擁有授權專利664件;自主研發的 Smartee隱形矯治技術體系覆蓋全生命周期矯治需求,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構建“臨床需求-技術研發-專利布局-產品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正雅公司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更推動口腔隱形正畸從“高端醫療”向普惠化轉型,為中國“智造”注入新動能。
構建全鏈條保護體系
口腔隱形正畸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其核心競爭力高度依賴專利技術的積累與創新。自2004年成立以來,正雅公司便錨定“技術自立”戰略,將“創新”刻入企業基因。從國內首批實現隱形矯治器個性化量產,到率先引入工業機器人提升制造精度,每一步都彰顯著其對核心技術的執著追求。
“創新不是口號,而是需要從組織架構到研發流程進行系統性設計?!闭殴局R產權部總監趙曉磊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為保障技術持續突破,公司建立了具有決策權的知識產權部門,組建了專業的知識產權團隊,構建了系統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為技術研發和創新提供多重保障。此外,公司還設立了涵蓋口腔醫學、生物力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委員會,為重大技術方向提供戰略指導。在研發層面,正雅公司以覆蓋7萬家合作醫療機構的病例數據庫為依托,精準識別臨床痛點(如凹面畸形早期干預等),將其轉化為技術攻關課題。例如,針對傳統錯畸形安氏分類主要關注牙列評估的局限性,團隊聯合泰康口腔沈剛正畸團隊研發出 GS頜位重建技術,通過面形診斷重新定義分類標準,結合臨床表現與病理機制,協助醫生制定治療方案,相關專利迅速形成技術“護城河”。
在激勵機制創新上,企業推行“技術專家”與“管理晉升”雙通道職業發展體系:技術骨干不僅可以獲得職位的晉升,還可參與股權激勵計劃,并能通過專利轉化收益分享獲得回報。2024年,核心研發人員人均專利持有量7件,專利實施率達82%。
這種“臨床需求識別-技術快速迭代-市場驗證反饋”的閉環,使正雅公司在隱形矯治核心技術、AI輔助設計、自動化生產等細分領域儲備了大量高價值專利,其中頜位重建技術專利群更被行業譽為“改變正畸游戲規則”的創新。
促進產學研醫深度融合
專利的核心價值在于轉化。正雅公司通過“智能制造 產學研協同”相結合的策略,推動創新成果落地并盡快出現在臨床上,為患者帶來福音。
2024年,浙江嘉興全自動智能生產基地投產,該基地憑借模塊化自動生產系統,年度產能超過2000萬個隱形矯治器,疊加位于“中國牙谷”的四川資陽智能生產基地與西班牙馬德里智能生產基地的正式啟用,正雅公司的全球供應鏈響應速度躍居行業前列。
“智能制造讓技術從實驗室到量產周期大幅縮短。”趙曉磊介紹,以頜位重建技術為例,從臨床提出需求到提交專利申請僅需1個月,再通過模塊化生產線快速轉化,產品上市時間較傳統模式大幅壓縮。
產學研協同則讓技術更貼近臨床。2019年,正雅公司與沈剛團隊就頜位重建技術研發達成戰略合作。自此之后,雙方共同推進了技術轉化、產品開發和學術推廣等多個項目。此外,雙方還共建了聯合實驗室,開創“臨床驅動研發”新模式。雙方圍繞突面/凹面/偏頜畸形等復雜病例展開攻關,形成“臨床問題識別-技術研發-申請專利-產品轉化-臨床驗證”的深度綁定機制。
例如,針對頜位重建技術,沈剛團隊提供理論框架后,正雅公司同步推進研發與專利申請,并通過智能制造實現快速量產。截至2024年12月,頜位重建技術相關專利申請獲得國內授權53件、海外授權52件。最終產品經數千例臨床驗證后投產,矯治效率大幅提升。依托這些專利技術,到2025年初,正雅公司頜位重建技術臨床應用已達10萬個案例,通過雙方合作技術轉化后累計產值近10億元,為合作醫療機構帶來臨床收費預估約30億元。
正雅公司始終致力于和臨床專家一起進行原創隱形矯治技術的研發。公司非常尊重合作專家的知識產權,并與專家所在單位簽訂關于職務發明的相關協議。在正雅公司擁有的專利中,以醫生為第一發明人的專利數102件,其中以沈剛教授為第一發明人的頜位重建相關專利數量48件。這種與臨床專家深度合作的模式,不僅讓正雅公司推出了多項專利技術,提升了復雜病例的治療效果,也讓其技術更加貼合市場需求,與依賴通用技術的企業形成差異化優勢。
技術 標準搶占全球高地
從貼牌代工到自主品牌輸出,正雅公司的國際化之路折射出中國“智造”的升級軌跡。2015年,公司以代工形式切入海外市場。如今,公司自有品牌 Smartee已進入歐洲、中東、東南亞等57個國家和地區,并在英國、法國、日本、德國、新加坡、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設立子公司,實現“自主品牌與代工雙輪驅動”。
專利布局是出海的“護衛艦”。正雅公司通過分析不同目標市場的知識產權法律和政策,有針對性地制定專利布局策略:在東南亞、中東等市場強化核心技術的專利保護;在歐美則通過專利地圖分析優化權利要求,及時調整權利要求書撰寫策略(如增加實施例數據等),以降低申請被駁回的風險。截至2024年底,正雅公司的海外專利申請達159件,其中授權專利110件,覆蓋美國、歐洲、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值得關注的是,正雅公司憑借在隱形正畸領域的技術優勢,積極推動從“產品輸出”到“技術標準輸出”跨越,實現市場份額與行業話語權的雙提升。“當我們參與制定國際規則時,我們的創新才能真正走向世界?!闭缵w曉磊所言。
從打破壟斷到定義標準,從技術追趕到全球引領,從技術自立到生態賦能,正雅公司的實踐證明:以專利為引擎,以臨床需求為原點,中國制造完全有能力在高端醫療領域開辟新天地。
“接下來,公司不僅將持續深化隱形矯治技術體系,并聯合專家團隊在頜位重建、兒童早期矯治等領域持續創新,形成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還將繼續投入材料研發,并拓展數字化技術,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診斷、治療和監控的效率和精準度等,讓高質量口腔正畸服務觸達更多患者。”趙曉磊表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