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我市汛期工作,確保安全度汛,市防汛抗旱工作專班近日下發通知,我市自2025年6月1日8時起正式上汛,主汛期為7月至8月,防汛關鍵期為7月16日至8月15日。
通知指出,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清今年我市防汛工作面臨的形勢,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和行政首長負責制,把責任落實到防抗救全過程、各環節,各級各類防汛責任人須立即到崗到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筑牢防汛抗旱責任防線。各級各部門要各盡其責,發揮專業優勢,形成工作合力,有效防范重大水旱災害,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以防御山洪災害、河道和小水庫、城市內澇、超標準洪水等為重點,全面加強對轄區和職責范圍內的山洪河道、小水庫(塘壩)、堤防、閘涵、淤地壩、排水管涵、泵站等防洪排澇設施和危舊房窯、礦山企業、尾礦庫及各類蓄水設施、在建工程、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旅游景區、低洼易積水區域等防汛重點環節、易險區域的巡查排險,發現問題及時處置。重點庫堤、險工險段、重要部位要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安全。要緊盯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旅游景區、城市易澇區等重點區域,落實工程防御和群測群防措施,扎實做好災害防御和城市內澇防范,確保不出問題。
通知強調,氣象、水文、水務、規劃和自然資源等部門要加強監測預警預報,提高精準度,延長預見期,完善落實信息共享等各項工作機制,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并報送防汛工作機構,與防汛工作專班有關成員單位共享。要認真抓好暴雨預警“叫應”和轉移避險工作,氣象災害、山洪災害、地質災害、城市內澇等預警信息要全面共享,預警信息發送既要橫向到邊,也要縱向到底,確保預警信息傳遞到“最后一公里”。市、縣兩級防汛抗旱工作機構要落實防汛會商制度,為防汛工作專班指揮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