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商務部流通發展司發布新一批中華老字號擬認定名單,共有388個品牌入圍。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根據《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管理辦法》和《商務部等5部門辦公廳(室)關于開展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文物局等5部門堅持“優中選優”的工作原則,組織開展了新一批中華老字號認定,在企業申報、地方推薦的基礎上,遴選出388個品牌,擬認定為新一批中華老字號,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15個工作日。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此次新公布的中華老字號擬認定名單更加聚焦于百姓日常生活,更加關注面向個人和家庭日常生活提供產品服務的行業或領域,如與前兩批合并計算,共涵蓋32個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主要涉及食品制造業、餐飲業、酒飲茶制造業、零售業等領域。
中國商業史學會老字號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工業大學品牌研究院院長祝合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4萬億元,老字號的營業收入占比約2.7%。一千多家老字號企業能夠達到這種比例,貢獻并不算小。”
祝合良稱,中華老字號覆蓋了多個行業,包括餐飲、住宿、食品加工、商業零售、酒類、服飾、鞋帽、居民服務等,都與民生密切相關,且很多消費內容都屬于剛需。“由于老字號涉及的行業與民生密切相關,因此在擴大內需、推動消費持續擴大方面,老字號企業具有很好的基礎性作用。”祝合良表示。
有進有出,動態管理
根據商務部消息,為推動中華老字號順應市場機制、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管理辦法》,今年4月,商務部聯合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文物局,部署開展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堅持“優中選優”的工作原則,建立實施“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對已有中華老字號進行全面復核。
近期,經企業自查、地方初核、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程序,商務部聯合相關部門公布中華老字號復核結果,將長期經營不善,甚至已經破產、注銷、倒閉,或者喪失老字號注冊商標所有權、使用權的55個品牌,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對經營不佳、業績下滑的73個品牌,要求6個月予以整改;繼續保留1000個經營規范、發展良好的品牌。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流通室主任依紹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建立“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的機制,能更有效地提升中華老字號品牌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長期以來,老字號企業以其深厚的歷史傳承在市場上保持著較強的競爭力,其產品質量、品質和信譽均有可靠的保障。
“在這一基礎上,通過優化管理并引入動態管理機制,一方面可以保護、培育和維護那些品牌形象較好的企業,為其提供正面激勵;另一方面,這也能夠促使一些老字號企業在可能暫時落后的領域迎頭趕上,發揮倒逼作用,刺激其進一步提升。”依紹華說。
依紹華表示:“有進有出的原則不僅僅強調退出,近年來我們也見證許多老字號企業煥發新活力。因此,這一機制也為新進企業提供了前進的動力和希望。老字號是市場中產品高品質、信譽有保障、售后服務完備的代表,這一機制能確保老字號企業維持較高的整體質量。允許新進企業進入這個行列,也是對這些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產品質量等方面的認可。這不僅源于企業自身努力,也來自市場和主管部門的認可。”
依紹華認為,新進的老字號企業面對市場變化和激烈競爭,能夠成功運用新技術、經營理念和營銷策略,創新產品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這種新的創新模式符合當代企業競爭力的要求,其所獲得的市場認可也是因為符合了時代發展的需要。
祝合良表示,這一機制的好處簡要來說是“優勝劣汰”。“這些舉措的目的在于鼓勵老字號做強做優。老字號不能僅僅依賴歷史,一勞永逸,關鍵在于積極發揮示范引領的作用。”他說,“對于老字號而言,唯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才能保持持久繁榮,真正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
祝合良稱,商務部目前所推動的中華老字號示范帶動企業,不僅要求老字號符合一定年限,更要求它們能夠成為示范引領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建立一種動態機制,淘汰那些經營不善的企業。
國潮消費機遇
新國潮消費需求高漲,老字號也迎來了廣闊發展機遇。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老字號工作委員會主任張麗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進入中華老字號名單后,許多消費者會更積極地去這些企業“打卡”,地方商業主管部門也會做特別宣傳。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這些中華老字號的店面中,他們會耳目一新,這“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上的滿足,在體現文化自信上也會有更新感受。”
依紹華認為,國潮文化的興起為老字號企業既帶來了機遇,也給予了認可。“我們對國潮的認可實際上是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而老字號企業則因其傳統歷史文化的積淀而擁有獨特的優勢,包括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技藝和產品質量。”依紹華稱。
依紹華表示,老字號企業擁有一批穩定的顧客群,這些企業早已通過歷史的檢驗,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她稱:“一方面,中華老字號企業的傳統價值得到了認可,另一方面,它們也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在應對新的市場需求時,這些老字號企業靈活順應時代發展的變化,引入新技術和經營管理理念。它們不僅在產品研發設計上進行創新,還要調整銷售方式以更好地適應新時代下消費需求的變化和消費者特點。這種靈活性使它們能夠更好地與市場趨勢相匹配。”
祝合良稱,老字號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商業群體中的杰出代表。他說:“我們常說品牌的一半是文化,而國潮文化的興起正好能夠充分發揮老字號在文化方面的優勢。與新品牌相比,老字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其關鍵優勢。而國潮興起的市場表現也顯示,人們的確對擁有文化底蘊的老字號產生了濃厚興趣。”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