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早晨6時許,甘肅積石山縣地震災區,馬鏘鏘從睡夢中醒來,這是前天深夜12時左右地震以來他第一次睡覺,睡了“足足”兩個多小時。
馬鏘鏘是此次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柳溝鄉斜套村村民,從昨天起,他和同村村民就開始關注救援物資的發放。醒來后的第一時間,他便打開手機翻看村里的微信群,看有沒有物資發放的信息,但群里還是沒有這樣的消息。
村民們昨晚得到的消息是,村里會在今天統一發放救災物資。
在雪未消融的深夜逃生
回憶起18日深夜近凌晨的地震,馬鏘鏘仍心有余悸。
“當時發生地震了,我和愛人馬上起床,把家里兩個還在睡夢中的孩子抱起來,跟他們一起往外逃,結果門半天‘哐當’打不開,慌亂中最終門打開,一家人逃出來了。”馬鏘鏘說。當時,屋外氣溫大約是零下10攝氏度,但馬鏘鏘回憶當時并未覺得冷,只是“擔驚受怕”。
在逃出之后,發現大人和小孩連衣服都沒穿。馬鏘鏘又冒險回去拿衣服,“拿完衣服我就不敢進屋了,房屋就咣啷啷響”,余震連接而來。
馬鏘鏘說,整個斜套村大概有一兩千村民,地震時大家基本都在睡夢中,大家逃出來之后,遂尋找空曠的庇護所。他說,村里沒有人員身亡和被困,不過有人受傷,隨即被村民護送到了醫院救治。
地震發生后全鄉停電,村民們一起將莊稼地里的積雪掃了之后,兩三戶人家聚在一起。大家在黑暗之中,點燃篝火,圍坐著相互取暖。
19日一早,天亮之后,馬鏘鏘在屋外查看家里的房屋發現,墻體裂開了較為大的口子,從外面都可以看到屋內的情況。
地震發生時,柳溝鄉柳溝小學校長白文君正在家中休息,家里一共7口人,除了兩位老人之外,還有3個孩子,其中1個孩子僅有1歲多。地震之后,白文君馬上將家人轉移出來,尋找安全庇護場所,并馬上聯系住在學校的老師職工安全情況。
白文君介紹,柳溝小學并未有住校的學生,不過,仍有6位老師還住在學校里面,“地震后這幾位老師第一時間跑到學校院子空地上,附近周邊的村民也趕緊跑到這里,大家圍坐在一起生炭火取暖過夜?!?/p>
當天,甘肅本地媒體在柳溝鄉斜套村安置點采訪到柳溝鄉相關負責人,據其介紹,柳溝鄉在這次地震中有14名群眾受傷,其中2人重傷。針對房屋受損嚴重的村民,柳樹鄉共設置了56個安置點,確保群眾“有飯吃,能取暖。”
盼物資
馬鏘鏘等村民一直在盼望物資發放。
“跟你介紹情況到底管不管用?能給我們搞來幾頂御寒的帳篷嗎?”19日晚上10時許,已經二十幾個小時沒有睡覺的馬鏘鏘在電話里問記者。
地震發生以來,馬鏘鏘和鄰居們就一直在盼望增援物資,主要是能夠真正抵擋風寒的帳篷,還有就是食物。
馬鏘鏘和隔壁鄰居共計3戶人家,20多人擠在一個簡易的帳篷里。他發給記者的視頻顯示,這是一個用塑料膜圍起來的簡易帳篷,并不密閉嚴實,依然存在漏風,好在現場支起了炭火,大家圍坐在一起取暖。大伙帶了一些饃饃出來,餓了就烤饃吃。
馬鏘鏘說,家里有兩個孩子,大的有9歲,小的8歲,都在上小學,地震之后一直在烤火中度過。但當地前幾天剛下雪,積雪仍未融化,因此即將烤火也依然感覺寒冷。
“我們從家里拉來了小鐵灶,并燒起了煤火取暖,同時找了個煙囪豎起來聯通著,就怕煤煙中毒?!瘪R鏘鏘說,由于擔心余震,他和鄰居一起大家連夜輪流值班。
馬鏘鏘用一個木板和空心磚搭了一個簡易的床,讓孩子們在上面睡覺,自己則值班到今天凌晨四點左右,“然后和隔壁鄰居背靠背瞇了一會兒?!?/p>
天還沒亮,馬鏘鏘只睡了將近兩個小時就醒了。醒來的第一件事,他就翻看村里的微信群,馬鏘鏘希望看到有物資發放的信息。昨天晚上,村里收到了一批救援物資,說是今天發。
馬鏘鏘說昨晚到村的主要是一些帳篷、方便面等物資,但他估測“明顯不夠用”。他早早起來,希望能夠第一時間守到物資發放的信息。
(文中馬鏘鏘為化名)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