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的浪潮中,青年一代肩負著國家發展的重任,而基層則是他們磨礪意志、錘煉本領的最佳舞臺。在基層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青年干部用好“家常話、貼心話、本地話、內行話”,不僅關乎工作效率與群眾滿意度,更是青年干部錘煉自我,不斷成長與蛻變的關鍵。
宣傳政策,善用家常話。基層工作,首要的是與群眾打交道,而家常話,便是打開群眾心扉的鑰匙。青年人初入基層,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群眾,他們的生活習慣、語言風格各異。有時候一句親切的家常話往往能迅速打破隔閡,拉近與群眾的距離,讓他們放下防備,敞開心扉。家常話不僅僅是簡單的言語交流,更是情感的傳遞和信任的建立。青年干部通過家常話,能夠深入了解群眾的生活狀況、思想動態,為后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回應訴求,多說貼心話。群眾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有的關乎生計,有的關乎情感。青年干部要想真正走進群眾心里,就要學會說貼心話。講好貼心話,能打開群眾的話匣子,從而發現問題,及時疏導。青年干部在回應訴求時,要用心傾聽,用情回應,學會換位思考;用“我也深有體會”來表達共鳴,用“請您放心”來傳遞信心。這種“貼心話”,不僅能贏得群眾的口碑,也能讓青年干部在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精細調研,講好本地話。基層是地方文化的沃土,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語言、習俗和風情。青年干部要想在基層扎下根來,就必須學會說本地話、懂本地事。在調研過程中,講好本地話不僅有助于消除語言障礙,增進與群眾的溝通交流,更能讓青年干部更好地融入地方文化,成為群眾的“自己人”,為獲得更多精細的調研信息凝心聚力。在學習本地話的過程中,青年干部不僅能了解到更多的地方歷史和人文故事,還能在交流中捕捉到群眾的真實需求和期望。這種對地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尊重,讓青年干部在制定政策、推動工作時更加貼近實際、符合民意。
推進工作,精通內行話。在基層工作,青年干部不僅要會說家常話、貼心話、本地話,更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內行話,就是他們展現專業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舞臺。無論是農業技術、產業發展還是社會治理等方面,青年干部都需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與群眾交流時,能夠用專業的語言解答群眾的疑惑、提供科學的建議;在推動工作時,能夠準確把握政策導向、制定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案。這種專業性和能力水平的展現,不僅讓群眾對青年干部更加信服,更能增強青年干部推動工作、服務群眾的信心和決心。
青春如歌須奮進,時代潮頭敢為先。青年干部要善用家常話、多說貼心話、講好本地話、精通內行話,不斷提升“說話”的藝術,成為新時代的“四話”青年,才能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