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作出系統部署,吹響了新起點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號角。改革發展道路上,機遇和挑戰并存。黨員干部要懷壯志、明方向,守初心、擔使命,做到“蹄疾”“步穩”“勁足”,在崗位上發揮才能、貢獻力量,意氣風發向未來“奮楫”,在人生畫卷上涂抹絢麗色彩。
理論學習要“蹄疾”,保持“孜孜不倦”的狀態。思路不夠開闊、方法不夠多樣、經驗不夠充足,必然影響解決問題的速度,影響改革發展的成效。知是行的基礎,學是用的前提。黨員干部要主動學習新思想新理念,在學習上不能有“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學”的隨意態度,不能有“擺擺造型、拍拍照片”的敷衍態度,也不能有“學一段,歇一段”的停擺態度,只有不斷地學習、持續地充電,才能把缺的補上,把差的提升,實現自身的成長和進步,從而更好地應對改革發展之路“急難險重”的任務。黨員干部要把握改革發展中的重點和難點,重點在哪里,就著重學習什么;難點有什么,就從中汲取攻堅的方法,端正學習態度,在理論學習中掌握更全面的知識、更豐富的經驗,在改革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
實踐提升要“步穩”,保持“持續賦能”的狀態。學和用,不分離。如果只是機械地學習,而不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就無法達到“深化內化”的效果。因此,黨員干部要把實踐作為“大課堂”,多到實踐中尋找實用的方法、好用的技能,補充理論中“學不到”的版塊。同時,把理論學到的管用方法在工作中運用,達到融會貫通的成效。黨員干部要帶著問題、帶著觀察、帶著思考到實踐中“找答案”,要沉得下去、看得仔細,把問題是什么的“根源”挖出來,把問題的“細節脈絡”透徹研究,真正找準解決問題的“金鑰匙”。要把實踐“無字之書”的深蘊讀出來,把學、思和用貫通起來,做到“蹲下去看螞蟻”,以學得多、用得多促進知識的“消化”,激發創新思維、提升工作質效,為改革發展持續賦能,書寫嶄新的工作業績。
千磨萬擊要“勁足”,保持“迎難而上”的狀態。磨礪是強能的最好途徑,也是快速提升工作能力的方法。黨員干部要做“迎雪松”,雪覆而枝愈韌;要做“破石竹”,石硬而枝拔節。無論面對什么樣的環境,都能夠主動適應它,在艱難險阻中磨礪出“韌勁”,真正把難題攻克下來。“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黨員干部要多經摸爬滾打,主動到基層一線去經風歷雨,在人民群眾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做敢于站出來、能夠頂上去的“排頭兵”,做風雨大、不折腰的“勁草”,在磨礪中練就能擔大任的“硬肩膀”。在改革發展之路上,黨員干部要做風雨兼程、向下扎根的大樹,保持百折不撓的意志力,保持昂揚奮發的斗志,目標明確、心志成熟,立足崗位發光發熱,做人民群眾信賴的“勤務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