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熾熱,蟬鳴悠長。懷揣著青春的熱望,踏上征途青山綠水間,故事與夢想交織成網在希望的田野上,記錄著成長,溫暖了心靈。7月15日至7月20日,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開創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新局面,同時進一步完善實踐育人機制,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美麗鄉村、點綠成金”暑期社會實踐隊作為創新創業實踐專項重點立項團隊前往陜北陜南關中三個地區進行走訪調研。
商南篇–順應自然,綻放生態保護之花7月16日至17日,團隊成員先后前往清油河鎮后灣村,金融E站,環境局進行調研訪談。在調研過程中,通過與環境局負責人,村支書以及村民進行訪談交流,隊員們了解到商南本身地理環境優渥,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更是高達60%以上,商南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底蘊,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形成了核桃、板栗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基地,以及桔梗、白芨等中藥材種植園區。商南縣順應自然,利用其優渥的自然環境,在鄉村振興之路上綻放了生態保護之花。
周至篇-因地制宜,鋪就生態產業之路7月18日,團隊成員前往關中地區-周至縣進行調研訪談,團隊成員深入周至縣青化鎮聯集村,在基地負責人的帶領下,成員們詳細了解了魚塘的養殖規模、品種選擇、飼料投喂、水質管理等方面的情況。據負責人介紹,該基地因地制宜,采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模式,確保水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同時,基地還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通過科學的水質監測和治理,因地制宜,鋪就生態產業之路,實現了養殖與環境的和諧共生。
綏德篇- 紅色引領,造就“黨建紅”引領“生態綠”之路7月19日至20日,團隊成員前往綏德進行調研,回首過往,在綏德的紅色沃土上,由紅色基因誕生出的厚重足跡描繪出了一筆筆濃墨重彩的革命榮光。如果說紅色文物是歷史和文化的名片,承載著一個個英雄背后的感人故事;紅色場館則是精神和信仰的地標,見證著一段段熱血沸騰的崢嶸歲月。為了深刻感受這段崢嶸歲月,團隊成員前往這座莊嚴神圣的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參觀結束后,團隊成員在綏德革命紀念館前合影留念。不忘來時路,不負今朝景。如今,這片承載著初心和使命的紅色土地,正奮力書寫新時代的壯麗畫卷。通過參觀學習,進一步激發了團隊成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大力弘揚偉大革命精神,以黨建高質量引領生態文明建設高水平發展。
(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車唯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