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提高地區普通話水平,深化社會各群體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并提高其對普通話的認同感,2024年8月8日,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語潤天津,聚音未來”實踐團隊走進天津市西青區、寶坻區,面向多個群體,以多種形式開展普通話宣傳推廣暑期社會實踐。
1. 固根基、養幼苗、教學引路字正腔圓
在要求幼小兒童從小學好、說好、用好普通話的大背景之下,實踐隊員通過聯系天津市西青區王穩莊鎮泰康園社區,與西青區王穩莊鎮北區幼兒園攜手,開展了一次普通話推廣活動。實踐隊員通過視頻科普、資料普及等多種方式,向幼兒園小朋友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紹了普通話即推普周的相關知識。在場的小朋友以及家長都對普通話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認識。宣講過后,實踐隊員組織小朋友進行了繞口令、斷句、朗誦、擊鼓傳花等游戲。通過實踐隊員的積極引導和小朋友的踴躍參與,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普通話的標準發音和字形。這一環節不僅激發了小朋友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和熱情,更增強了他們在語言運用中的自信。
活動接近尾聲,實踐隊員與小朋友們進行互動總結,家長和老師也紛紛對此活動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不僅豐富了孩子的語言學習經歷,加深了其對普通話重要性的深刻認識,同時也促進了家校社三方的和諧發展。
2. 慢剎車、勤養護、糾音導航及時止損
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老年人普通話使用不規范的問題亟待解決。離開王穩莊鎮北區幼兒園之后,實踐隊員深入泰康園社區內居民樓,實地走訪居民住戶(尤以老人為主)。通過口頭詢問的調研方式,實踐隊員對該社區內老年人的普通話運用水平和受礙原因做了深刻分析,為后續研究提供了更加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撐和實踐基礎。
在與老年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實踐隊員通過對比本地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區別,生動形象地為其解釋了普通話的作用和重要性。此外,實踐隊員專門定制宣傳單,方便社區內居民最快速地了解普通話。該項活動對老年人普通話使用不規范的原因做了實際調研,并且更加真實地了解到老年人使用普通話的現狀。
3. 學黨史、頌黨恩、紅色基因生根發芽
學好普通話,不只是為方便交流溝通,更是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這次,實踐隊員更是和春天少年兒童服務隊一同走進寶平街道寶平景苑社區“紅色記憶”四史教育基地,充當小小講解員的身份。過程中,小志愿者們和實踐隊員一起用標準普通話講解著一段段紅色歷程。
講解結束之際,深受革命先烈愛國主義精神熏陶的同時,實踐隊員也就此機會向小朋友們科普了正確使用普通話的重要性。這次活動不僅使小朋友親自參與其中,在實踐中使用普通話,更加深了其對紅色歷史和紅色精神的認識,讓紅色基因和規范使用普通話的種子在新時代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本次實踐活動分別面向幼兒、青少年、老年人等多種社會群體,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推普活動。不僅有利于其各自普通話水平的提升,更利用普通話嘗試打破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人群之間的交流壁壘。昂揚進取與埋頭苦干之間,展現著新時代師大人的責任與擔當。
(天津師范大學 張昊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