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中出現“人民”二字48次,全會明確指出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廣大黨員干部要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讀懂“為誰改”、弄通“靠誰改”、踐行“怎么改”,凝心聚力、奮發進取,以釘釘子精神抓改革落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厚植人民情懷,讀懂“為誰改”。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立群眾觀念,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心里始終裝著人民;要恪守為民宗旨,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踐行群眾路線,大力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尊重人民群眾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實踐中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用“真心”感召好群眾、“熱心”服務好群眾、“公心”取信于群眾。
凝聚人民力量,弄通“靠誰改”。“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廣大黨員干部要善于集中群眾智慧,不斷把人民群眾的“土辦法”集中起來,變成解決實際問題的“金點子”;要善于調動群眾力量,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凝聚起最大的力量;要善于凝聚群眾共識,堅持教育引導群眾和相信依靠群眾的辯證統一,做到深入淺出、解惑釋疑,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凝心聚力。
增進人民福祉,踐行“怎么改”。《決定》指出,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民生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廣大黨員干部要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自覺投身改革,圍繞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聚焦民主和法治領域、文化領域、社會領域、生態文明領域,匯集民智、凝聚民心、建言獻策,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建功立業,貢獻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