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時代,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基石,始終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大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致力于縮小城鄉、區域之間的教育差距,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教育政策,如蘇州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計劃,商丘的教育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等。
教育不平衡的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在這樣的背景下,為響應蘇州市委的號召,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蘇州理工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指尖夢天使支教團成員組成“風虞盡起,枝葉扶蘇”支教小隊與商丘市教育局合作,走進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芒種橋鄉大楊莊小學,開展“江帆啟航繪錦繡,化雨為芽暖虞州”主題支教活動,為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狀貢獻自己的力量。
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共青團員們牢記這一使命,深入基層,為孩子們帶去知識、希望和關愛。他們深知,每一個孩子都是祖國的未來,無論身處何地,都應有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權利。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鄉村教育的發展關乎著整個社會的進步。風虞盡起枝葉扶蘇支教小隊秉持著為群眾做實事的宗旨,深入了解大楊莊小學的教育需求,精心準備教學內容,用愛心和耐心陪伴孩子們成長。
此次支教活動,不僅是對教育公平的有力踐行,更是對社會責任的勇敢擔當。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引起更多人對鄉村教育的關注,共同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公平、優質的教育環境,讓每一朵祖國的花朵都能在陽光下綻放出絢麗的色彩。
丹青妙筆,勾勒童真夢想
繪畫課的初衷是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他們能夠通過畫筆自由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支教老師們精心準備了豐富多樣的繪畫工具和材料,從彩筆、油畫棒到畫紙、畫板,一應俱全。
課堂上,支教老師首先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和圖片引導孩子們觀察和思考,激發他們對繪畫的興趣。講述《神筆馬良》的故事,讓孩子們想象自己擁有一支神奇的畫筆,能夠畫出任何想要的東西。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注重因材施教,根據孩子們不同的年齡和繪畫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年齡較小、基礎較弱的孩子,老師會從簡單的線條和圖形開始教起,鼓勵他們大膽嘗試;而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孩子,則引導他們嘗試更復雜的構圖和色彩運用。
孩子們在繪畫過程中展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和專注度。他們用稚嫩的小手握住畫筆,認真地描繪著自己心中的世界。有的孩子畫了自己美麗的家鄉,藍天白云下綠樹成蔭、房屋錯落有致;有的孩子畫了自己的夢想,成為科學家、醫生或者藝術家;還有的孩子畫了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溫馨場景。
在繪畫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提高了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觀察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他們學會了用色彩和線條來表達情感,用畫面來講述故事。
支教老師們還組織了繪畫作品展示活動,將孩子們的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墻上,讓他們互相欣賞和交流。這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促進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和合作。
通過這次繪畫課的支教活動,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無限的潛力和創造力。他們用畫筆描繪出了一個個充滿童真和夢想的世界,也讓我們更加堅信,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未來的支教工作中,我們將繼續開展類似的藝術課程,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發揮創造力的機會,讓他們在藝術的海洋中暢游,茁壯成長。
棋韻悠長,智領成長
象棋作為我國傳統的棋類游戲,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策略智慧。支教老師選擇將象棋引入課堂,旨在培養孩子們的思考能力、專注力和耐心。
課程伊始,支教老師先向孩子們介紹了象棋的歷史淵源、規則和基本走法。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演示,讓孩子們對象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老師還編了一些有趣的口訣,如“馬走日,象飛田,車走直路炮翻山”。
在孩子們初步掌握了規則之后,老師開始通過實戰案例進行分析,引導他們思考每一步棋的目的和可能產生的后果。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想法,課堂氛圍十分活躍。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實踐課成為了檢驗他們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孩子們兩兩一組,開始對弈。支教老師則在旁邊巡視,及時給予指導和建議。有的孩子一開始走得小心翼翼,隨著棋局的推進,逐漸變得大膽自信;有的孩子則因為一步失誤而懊悔不已,但在老師的鼓勵下重新振作,繼續思考應對之策。
在孩子們對弈的過程中,支教老師也親自下場,與孩子們切磋棋藝。這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愛和支持,也讓他們有機會與高手過招,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棋藝水平。面對老師的挑戰,孩子們毫不畏懼,勇敢地走出每一步棋。在與老師的交流中,他們不僅學到了更多的技巧和策略,還感受到了尊重和信任。
象棋課對孩子們的成長產生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首先,它極大地鍛煉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在對弈中,他們需要提前預判對手的走法,制定自己的策略,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其次,象棋培養了孩子們的專注力和耐心。一局棋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孩子們必須全神貫注,耐心等待最佳時機,這對于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保持專注、克服浮躁具有重要意義。再者,象棋也讓孩子們學會了面對挫折。在棋局中,輸贏是常事,經歷失敗后能夠重新調整心態,總結經驗教訓,這種挫折承受能力將使他們在面對人生的困難時更加堅強。此外,通過下棋,孩子們還學會了尊重對手,懂得了在競爭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風度。
象棋課的開展,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向智慧世界的大門。在這個小小的棋盤中,他們領悟到了人生的智慧和策略,學會了如何面對挑戰和困難,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冷靜和自信。
未來,我們將繼續開展類似的課程活動,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茁壯成長,培養出更多具有智慧和勇氣的新時代少年。
手工之美,點亮心靈之光
手工課是孩子們釋放創造力、展現個性的歡樂天地。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手工制作活動,孩子們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更在實踐中領略了藝術的魅力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手工課的開篇,支教老師帶領孩子們走進了粘土的奇妙世界,共同制作粘土冰淇淋。老師先為孩子們展示了各種精美的冰淇淋圖片,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和想象力。接著,詳細介紹了粘土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動手,將彩色的粘土揉、搓、捏、壓,不一會兒,一個個造型獨特、色彩鮮艷的粘土冰淇淋便誕生了。有的孩子制作了巧克力口味的,上面還點綴著彩色的糖珠;有的孩子發揮創意,制作出了雙層甚至多層的冰淇淋,搭配著水果切片和餅干棒。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運用粘土塑造形狀,還培養了色彩搭配和造型設計的能力。
接下來的手工團扇制作,讓孩子們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老師先給孩子們講述了團扇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展示了不同風格和圖案的團扇作品。然后,孩子們在空白的團扇上,用畫筆和顏料繪制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有的孩子畫上了嬌艷的花朵,有的孩子描繪了可愛的小動物,還有的孩子將詩詞題在扇面上。通過親手繪制團扇,孩子們不僅提高了繪畫技巧,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美的追求和表達。
扭扭棒制作發箍的課程則充滿了時尚和個性的元素。老師先示范如何用扭扭棒制作出各種形狀和裝飾,如花朵、蝴蝶結等。孩子們紛紛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扭扭棒創造出獨特的發箍款式。有的孩子選擇了清新的田園風格,用花朵和綠葉裝飾;有的孩子則追求酷炫的風格,用彩色的扭扭棒編織出幾何圖案。戴上自己親手制作的發箍,孩子們臉上洋溢著自信和喜悅,這不僅是一件手工作品,更是他們個性的展現。
在最后一節課上,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了一次特別的活動——印下屬于自己的手掌印。孩子們將手掌涂上彩色的顏料,然后鄭重地印在白色的畫布上。每個手掌印都代表著一個孩子的存在和參與,它們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畫面。在印下手印的那一刻,孩子們感受到了自己在這個手工課系列中的成長和進步,也留下了一份珍貴的回憶。
在整個手工課的教學過程中,支教老師始終耐心地指導和鼓勵每一個孩子。他們關注著孩子們的每一個創意和努力,及時給予肯定和建議。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僅學會了各種手工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他們從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后來的大膽嘗試,從模仿到創造,每一次的進步都讓人欣喜。
手工課的開展,為大楊莊小學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藝術和創意的窗戶。讓他們在動手實踐中發現自己的潛力,感受到創造的樂趣和成就感。這些手工制作不僅是一件件作品,更是孩子們內心世界的表達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手工課,孩子們學會了用雙手去創造美好,用心靈去感受世界,這將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一份寶貴財富。
豐富多彩的手工課程,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發揮創意的平臺,讓他們在藝術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用雙手描繪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未來。
風虞盡起枝葉扶蘇支教小隊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芒種橋鄉大楊莊小學的支教之旅已然畫上圓滿句號,但這段經歷必將永遠銘刻在每一位隊員的心中。
在這段難忘的日子里,支教小隊見證了孩子們從羞澀到開朗的奇妙轉變,看到了他們在知識海洋中努力探索的可愛模樣。他們一起在課堂上歡笑,在活動中共同成長。每一個孩子都如一顆希望的種子,而支教小隊有幸在他們的成長之路上給予了一份寶貴的滋養。
這次支教活動,于支教小隊而言,不僅是給予孩子們知識和關愛的過程,更是自身成長與收獲的精彩旅程。他們學會了責任與擔當,深刻懂得了奉獻的價值。同時,也深切體會到教育不平衡問題的嚴峻性,從而更加堅定了為推動教育公平而持續努力的決心。
雖然支教活動暫時結束,但支教小隊的愛心與關注絕不會停止。他們將繼續關注大楊莊小學孩子們的成長,為孩子們的未來貢獻更多的力量。并且,他們也衷心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支教隊伍中來,共同為鄉村教育的發展添磚加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光明燦爛的未來。
(江蘇科技大學 余忠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