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了解霍山縣落兒嶺鎮鄉村振興的發展歷程,來自揚州大學廣陵學院的“同赴大別山,共襄復興夢”暑期實踐團隊于7月3日來到了落兒嶺鎮開展了實地走訪調查的活動。
首先,為傳承紅色基因,牢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實踐團隊的同學們跟隨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吳女士來到了鹿吐石鋪大捷紀念碑。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938年在安徽境內的抗日戰爭中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為紀念先輩們的英勇犧牲,不忘歷史使命,落兒嶺鎮建造了這座高19.38米,且臺階數為138階的紀念碑。
圖為鹿吐石鋪大捷紀念碑 “同赴大別山,共襄復興夢”暑期實踐團隊成員高宣媛 供圖
隨后團隊成員又跟隨吳女士走訪了附近的一戶居民范女士,了解了當地村民的生活現狀以及對于村子發展認知情況,據悉范女士現就職于縣城中某學校,家中父母開設了一間小賣部,因為臨近景區,所以生意十分紅火。
離別了范女士,我們在吳女士的帶領下向著下轄于落兒嶺鎮的古畈橋村村委會進發,途中遇到了正在籌建的村史館,古畈橋村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旅游資源,所以為了村子的文化保護更加出彩,村委會決定修建這所以古民居為建筑基礎的史館。
我們跟隨著吳女士來到了與兒街鎮古橋畈村的村委會,在這里我們參觀了開設于村委會中的黨史紀念展,其中村委會的后備干部陳女士十分翔實的給我們介紹了古畈橋村以及周邊村鎮的黨政建設歷程,以及現在依托于黨政建設下開展的如火如荼地鄉村振興戰略。隨后我們采訪到了古橋畈村鄉村振興專干熊主任,熊主任告訴我們自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后,古橋畈村依托自身優勢,積極相應政策,以六萬情峽景區為基礎,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實現了古畈橋村鄉村旅游業從零到一的重大突破。熊主任表示,古畈橋村附近從2016年的0民宿0農家樂發展到現在全村上下共四十六所民宿與農家樂,當旅游旺季來臨時六萬情峽峽谷大漂流每日接待游客數量可超過萬人以上,兩月余的旅游季節能帶來60余萬的客流量,這為村子帶來了極其客觀的收入以及越來越大的知名度。
目前,古畈橋村更是計劃投資建設一個以露營燒烤為主要營業方向的露營地,這不僅能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的娛樂項目,而且也進一步完善了古畈橋村的鄉村旅游體系,為古畈橋村帶來了新的活力與發展機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