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習近平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重大人才工程引領,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之舉。而在這一宏大進程中,高層次人才的遴選和培育無疑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要突出教書育人導向,讓教育成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堅實基石,為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動力。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價值觀的塑造和能力的培養,它承載著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
察“實”情,明確教育之需。深入了解國家戰略對人才的具體要求,明確教育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觀塑造方面的重任。走進科研一線,我們會發現高端人才的缺口依然較大。這就需要我們察高端人才缺口之實情,明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專業學科建設之需。通過實地調研教育實踐,全面掌握教育現狀,從而讓高層次人才遴選更精準,培育更具針對性。教育應緊跟國家戰略步伐,成為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有力助推器。努力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既具深厚學術造詣又能潛心教書育人的優秀人才,為民族復興注入強大動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教育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滿足時代需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用“實”勁,提升育人水平。教育作為塑造靈魂、培養人才的偉大事業,必須以實實在在的行動來推進。教師要以高度的責任感,用“實”勁精心備課,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把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學校應投入精力,用“實”勁完善教育設施,打造舒適、安全且充滿活力的學習環境。教育部門更要積極作為,用“實”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政策,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教育資源均衡分配。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切實地用“實”勁,才能不斷提升育人水平,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助力國家的繁榮昌盛。
求“實”效,鑄就教育輝煌。在教育的征程中,不能僅僅滿足于表面的形式,而必須以追求實際成效為導向。教師作為教育的一線踐行者,要以學生為中心,深入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通過精心設計的個性化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切實求教學成果之實效。學校方面,要不斷優化管理機制,合理分配資源,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力求辦學效益之實效。教育部門則應加強對教育質量的評估與監督,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確保各項教育政策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求政策執行之實效。只有各方齊心協力,共同追求實效,才能不斷提升教育質量,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鑄就教育的輝煌成就。
讓教育緊緊圍繞國家戰略,以高層次人才的遴選和培育為核心,突出教書育人導向。以教育為筆,以人才為墨,書寫國家繁榮富強、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堅實的教育力量。
(下宮鎮 鄧相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