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又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全會《決定》指出:要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然而部分地方、部門和單位問責泛化的問題依然突出,一些干部仍抱有干的越多錯的越多的思想,產生不敢擔當不敢作為的心態。立足關鍵時期,我們要不斷細化實化“三個區分開來”,以鮮明的用人導向、合理的政策界限、良好的干事氛圍不斷激勵黨員干部勇于干事創業,以良好的干部體系優勢助力全面深化改革。
一是要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需要我們泰索創新。在新時代前進道路上,面對改革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面對各種風險機遇挑戰,需要黨員干部敢于啃骨頭、勇于涉險灘。干事創業總是有風險的,不能期望每一項工作只成功不失敗,要給予涉險者、奮進者以總結經驗、重振旗鼓的機會。要正確看待干部履職中的失誤和錯誤,為干部提供試驗的機會,鼓勵干部敢闖敢干事,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營造激勵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和從政環境,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力量。
二是要合理把握政策界限。“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需要鼓勵犯過錯誤的干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再接再厲。但是,對于明知有錯,還以“試錯”為幌子的絕不縱容包庇,二者之間需要涇渭分明,嚴肅對待。要合理把握政策的接線,對于錯誤要區分出于公信還是源于私利,是無心之失還是有心之過,是履行程序還是破壞規則,是遵紀守法還是違法亂紀等等。在工作中,我們更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錯誤”的性質,合理把控政策的界限,避免混淆視聽,“失誤”不能一刀切,“容錯”也不是保護傘,堅持有錯必改、有過必究。
三是要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各地方組織部門應當積極營造鼓勵創新、支持改革、寬容失誤的濃厚氛圍。對于雖然有失誤錯誤但是免責的干部和影響期滿、表現好且符合規定條件被追責問責干部,在考核考察、選拔任用、職級晉升、表彰獎勵等方面不應讓其受影響。對干部履職盡責、干事創業出現失誤和錯誤引發的負面輿情,更要及時處理、加強引導,發現存在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行為的要嚴肅處理,旗幟鮮明的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為創新者鼓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