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是國家的根本,人民的命脈,保障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牢牢抓住中國“飯碗”是保障民生,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基本途徑。我們要認識到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意義,承擔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將中國糧食抓在我們自己手中。
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糧食安全與生產,重視起建設糧食安全體系,保障糧食供給,穩定糧食生產。首先大力加強農業科技建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發展農業科技不僅能提升糧食產量,實現較少的耕地產出更多的糧食,還能提升糧食質量,向市場推出更多有品質的糧食。通過發展農業科技,培養出更多優質作物,并引導農民合理種植,還能提高農民收入。其次政府應實施耕地保護制度,防止其他用地占去耕地面積,保障糧食有足夠多的耕地種植,隨著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種植業生產呈現蔬菜產業和其他高效優勢產品生產規模持續擴大,糧食生產規模持續減小,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嚴厲打擊非法占用和破壞耕地的行為,切實保護和建設好基本耕地更加顯得重要。
應該調動起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糧食種植的主力軍是農民,農民是農業發展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讓農民積極參與糧食種植,發揮出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性,才能保障好糧食安全。調動農民積極性,不僅要保障農民的收入,做到讓農民種糧有錢賺,不能讓農民既流汗又吃虧,還應該提高農民的生產水平,讓農民種好地,提升糧食種子的品質,降低化肥等農產品的成本,完善農業的價格和補貼政策,培訓農民種植技能,保障糧食種植人力需求。
糧食的減損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在思想上樹立起節約糧食的重要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對學校,機構及社會宣傳“光盤”理念,開展“節約糧食、減少浪費”的活動,反對浪費奢靡的風氣。其次建立反浪費糧食的法律法規,對餐飲服務者及食品生產經營者等主體制止糧食浪費,從法律上保障糧食安全。黨員干部要起到帶頭作用,堅決反對浪費糧食的行為,監督起自己和身邊人,以實際行動做表率。在實際生產中也要減少糧食損耗,推廣糧食減損技術,做到“顆粒歸倉”,精細播種精細收獲。
面對世界糧食安全,我們要有大國擔當,攜手合作,交換信息,交流技術,對糧食損失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我們要精準幫助,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援助多余食物;對糧食浪費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我們也可采取傳播減少糧食浪費做法,加強溝通交流來減少糧食浪費行為,齊心協力維護世界糧食安全。
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我們要在這條路上不斷探索總結,保障民生,筑牢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基石,走出屬于中國的糧食安全之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