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5日是全國生態日,今年的主題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可見推動經濟發展綠色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也是破解我國生態環境困境的有效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是精準表達了環境與發展的密切關系,因此,我們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爭做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我國經濟已由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從簡單的追求數量和增速的發展,轉向以質量和效益為首要目標發展,這就要求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堅定不移的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綠色發展的基本要求。事實證明,保護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大力保護生態環境,充分利用生態資源,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綠色發展已成為社會共識,“兩山”理念已深入人心,想要做大金山銀山的“價值”,就要保護好綠水青山的“顏值”,失去綠水青山,高質量發展就是無水之源、無本之木,擁有綠水青山,高質量發展就有了立身之本,財富之源。海南省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省戰略,走上了保護與發展相融合的新路徑,從綠水青山里挖出了一顆顆“金子”。五指山腳下,不僅有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還有一座座生態茶園;霸王嶺腹地,不僅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是熱門鄉村旅游目的地。可見,想要走好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堅持以保護生態為優先,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堅定不移的保護好綠水青山,才能挖掘出更多的金山銀山。
生態興則文明興,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關鍵。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這不僅鮮明闡釋了生態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更是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
做綠水青山的守護者,攜手共建美麗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我們是綠色發展的受益者,也應爭做生態文明的建設者。作為新時代公民,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擔一份責,盡一份力,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如節約資源、低碳出行、垃圾分類、無紙化辦公……看似微小的行動,匯聚起來便能形成強大的環保力量,共同繪出美麗中國的新畫卷。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爭做綠水青山的守護者,讓“綠水青山”常在,讓“金山銀山”永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