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西部地區的頭部城商行,4月29日,成都銀行公布2024年年報以及2025年一季報。
年報顯示:去年,成都銀行資產規模達12501億元,較年初新增1589億元,增幅達到14.56%,連續四年保持千億級增長,繼續領跑中西部地區城商行。
同時,該行營業收入、凈利潤均保持雙增長,2024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7.81%,為上市銀行最佳。
去年,成都銀行首次入圍《財富》中國500強,排名第359位,更連續四年位列時代財經“成長力銀行50強”榜首。
劍指萬億存款新紀元
成都銀行是四川省首家城市商業銀行,同時也是四川地區唯一一家A股上市城商行。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成都銀行以“穩定存款立行、高效資產立行”為經營方針,持續推進“精細化、數字化、大零售”戰略轉型,不斷拓寬掘深政金業務、實體業務、零售負債業務的“三大護城河”。
具體來看,在業務規模方面,截至去年末,成都銀行總資產達12501.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88.73億元,增幅14.56%,這也是成都銀行第四年保持千億級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6日成都銀行提前3年完成80億可轉債的摘牌,資本實力在2025年進一步夯實。
年報顯示:該行去年存款總額8858.5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54.38億元,增幅13.51%;貸款總額7425.68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68.26億元,增幅18.67%。貸款占總負債的比例為76.09%,經營結構保持穩健。
事實上,在已公布年報的上市銀行中,存貸款規模均能保持兩位數增長的銀行并不多,目前僅8家,而成都銀行就是其中之一。
其中,在存款方面,截至去年末,成都銀行公司存款4054.55億元,同比增長3.79%;個人存款4384.16億元,同比增長23.79%,其個人存款年新增已達2018年首次提出“大零售”轉型時的5.6倍。
另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成都銀行存款總額強勁增至9648億元,距離存款突破萬億僅一步之遙。
在貸款方面,截至去年末,成都銀行公司貸款6026.17億元,同比增長20.25%;個人貸款1387.02億元,同比增長12.46%。
可以看到,該行去年新增貸款以對公為主,依托區位優勢,成都銀行持續深度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全力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同時,成都銀行實施“潤園惠企”金融行動,搭建“一園一主辦行”工作機制,系統繪制了成都市16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圖譜,實現超萬戶上市、上榜、上鏈企業生態畫像。推出“滿園貸”“科企貸”“秒貼寶”等專屬產品,信貸服務覆蓋成都市八大產業生態圈。
高能分紅回饋投資者
除了存貸業務外,成都銀行的投行業務也在穩健發展。報告期內,成都銀行持續推進各類投行創新業務,豐富投行服務產品工具箱,不斷增強投行業務的市場競爭力。信用債承銷規模創歷史新高,成功落地多筆科創債券、綠色債券,創造了多個“全國首單”,展現出較強創新能力。
去年11月,成都銀行作為聯席主承銷商,成功落地全國首單創新信托結構型定向資產擔保科創票據,科創票據專項用于支持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科技創新企業。
去年8月,成都銀行作為主承銷商,成功發行全國首單無外部擔保實現債項信用增級的資產擔保債務融資工具,不僅有效地降低了本地企業融資成本,更為債券市場提供了全新的融資服務解決方案。
去年11月,成都銀行作為聯席主承銷商,發行了全國首單“地方建筑施工國企應收賬款ABCP”,規模達10億元,進一步豐富地方建筑施工國企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行品種。
在盈利水平方面,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成都銀行如今已步入穩健增長階段。
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29.82億元,同比增長12.79億元,增幅5.89%;其中,利息凈收入為184.61億元,同比增長4.57%,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7.1億元,同比增長7.2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8.58億元,同比增長11.87億元,增幅10.17%。
另外,今年一季度,成都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8.17億元,同比增長3.1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12億元,同比增長5.64%。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成都銀行不良貸款率進一步降至0.66%,較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維持在歷史最優、行業領先水平,是A股上市銀行中唯一一家不良率低于0.7%的銀行;資產質量撥備覆蓋率479%,風險抵御能力保持行業領先。
為回饋投資者,董事會建議,成都銀行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分配現金股利8.91元(含稅),以公司可轉債贖回后,普通股總股本42.38億股計算,合計分配現金股利37.76億元(含稅),占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的30.04%。
“五大特色金融行動”譜寫金融新范式
金融是國之重器。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提“金融系統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去年,各銀行機構圍繞“五篇大文章”謀篇布局,并集中體現在去年的年報中,成都銀行也積極踐行“五大特色金融行動”,落實“五篇大文章”。
在科技金融領域,成都銀行通過“融資融智”賦能科技企業成長。通過完善“專營機構 專業團隊 專項授信 專屬產品”的全方位服務模式,構建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產品體系,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堅實支撐。科技貸款余額及增量連續四年名列全省前茅,成都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綜合金融服務覆蓋率近90%。
在綠色金融領域,成都銀行以低碳引領,積極加大綠色低碳產業信貸投放力度。不斷完善“綠色融資 科技賦能 生態協同”服務體系,綠色貸款余額位居四川省法人機構第一。
在普惠金融領域,成都銀行構建“園區 金融 場景”普惠金融服務生態、完善“政銀類 場景化 供應鏈”特色信貸產品體系、打造“強組織 快審批 優服務”組織模式,讓普惠金融的養分精準滴灌到萬千小微主體的生長根脈。
在養老金融領域,成都銀行搭建“網點 云端 泛金融”鏈式服務體系,豐富養老金融服務供給,加快塑造更有溫度的適老金融服務品牌,竭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貼心的金融服務。
在數字金融領域,通過數字金融賦能加速轉型發展,成都銀行對公業務“1 3”管理中臺實現客戶觸達能力與營銷管理效率“雙提升”,全新票據業務系統實現業務辦理時長縮短80%,互聯網貸款系統、遠程視頻與智能語音能力中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工具(RPA)等陸續投產應用,作業效率與客戶體驗顯著提升。
股東鼎力增持,萬水千山亦可及
得益于扎實的業績基本盤,成都銀行披露財報之際,多家券商研報給出積極評價,比如平安證券表示:看好該行估值溢價的持續和抬升空間,維持“強烈推薦”評級;海通證券給予該行維持“優于大市”評級。
同時,成都銀行的股東也在積極增持,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成都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增持7023.98萬股,持股比例為19.98%;成都欣天頤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增持518萬股;另外,全國社保基金、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均有所增持。
其中,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都欣天頤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均系成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際控制的企業。
今年4月初,受對等關稅落地影響,A股一度重挫,多家上市銀行公告增持、回購。
4月9日,成都銀行亦公告稱,成都市國資委實際控制的企業成都產業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成都欣天頤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使用自有資金增持成都銀行A股普通股,增持價格不超過17.59元/股,增持股份總數不超過7958.87萬股,占成都銀行股份總數的比例不超過1.878%;合計不低于3979.44萬股,占成都銀行股份總數的比例不低于0.939%。增持計劃的實施期限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
成都市國資委表示,其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堅決支持市屬國企股東當好上市公司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積極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增持成都銀行A股普通股,傳遞對成都銀行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積極支持成都銀行高質量發展,當好上市公司長期投資者。
“時不我待,利民、惠企、向善行,一寸光陰一寸金;初心不改,自省、篤行、志不渝,萬水千山亦可及。”在年報致辭中,成都銀行董事長王暉寫下這樣一首詩。
王暉說,未來,成都銀行將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不斷增強對重大戰略、產業發展、民生建設等關鍵領域的戰略支撐與專業供給,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培育新質動能、在呵護民生福祉中傳遞美好愿景、在做強市值管理中增進價值認同,努力打造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特色城市商業銀行。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