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由中國傳媒大學策劃制作的專題紀錄片《向陽新程——中國式現代化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攝制組副主任李榿軒一行到訪重慶市工商業聯合會(以下簡稱“重慶市工商聯”),就重慶民營經濟發展成果及工商聯工作成效展開深度調研。此次調研旨在通過影像記錄重慶民營企業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創新實踐,展現重慶市工商聯在服務民營企業、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標桿作用。
黨建引領,服務大局:重慶民營經濟交出亮眼答卷
近年來,重慶市工商聯以“兩個健康”為主線,緊扣國家戰略,通過搭建多層次平臺、創新服務機制,助力民營企業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重慶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重慶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達6330億元,同比增長2.8%,出口額位居西部地區第二。在工商聯的引導下,民營企業從“單槍匹馬”轉向“抱團出海”,形成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聯合艦隊”模式,成功打造了渝派服飾與韓國服裝設計院合作、靜升律師事務所與俄羅斯及瑞典機構簽訂法律協議等典型案例。
精準施策,破解難題:營商環境優化成效顯著
重慶市工商聯以“親清政商關系”為核心,通過“大走訪大談心”“千人進千企”等專項行動,累計解決民企訴求400余項,并創新推出“渝商e服務”“企業吹哨·部門報到”線上平臺,實現企業問題“線上閉環解決”。在金融賦能方面,綦江區工商聯聯合9家銀行建立融資平臺,推廣“會長貸”等產品,授信放款金額超79.65億元,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題。此外,工商聯還通過“一帶一路”專題培訓、國際聯絡處建設等舉措,為民企拓展海外市場提供政策、法律及文化支持。
科技驅動,品牌升級:邁向“渝企出海3.0時代”
重慶市工商聯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從“商品出口”向“品牌出海”“智造出海”轉型。2024年,重慶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占全市總額的62.9%,覆蓋26個國家和地區,涉及電子制造、醫藥、環保等高附加值領域。政協委員李耀提出,通過“產業大腦 未來工廠”模式,推動海外工廠與總部實現數字化協同,助力重慶汽車、裝備制造等產業躋身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傳媒賦能,講好高質量發展故事
攝制組副主任李榿軒表示,重慶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與工商聯的務實舉措密不可分。中國傳媒大學將依托《向陽新程》紀錄片,以“小切口、大場景”的敘事手法,展現重慶民營企業從“制造”到“智造”、從“本土”到“全球”的跨越歷程,記錄如“渝企抱團出海”“綦江農創中心直播助農”等鮮活案例,向世界傳遞中國式現代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慶經驗”。
展望未來:共繪開放合作新藍圖
重慶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深化“渝企出海”國際傳播機制,推動民營企業與全球產業鏈深度融合,同時加強產融結合與政策引領,助力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中國傳媒大學攝制組此行不僅為紀錄片積累了豐富素材,也為政校企三方合作搭建了新橋梁,將進一步擴大重慶民營經濟的國際影響力。
重慶市工商聯以創新服務與實干擔當,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此次調研既是傳媒力量與地方實踐的深度對話,更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民營經濟砥礪前行的生動縮影。《向陽新程》紀錄片將以此為窗口,向世界展現中國民營企業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壯闊篇章。
(供稿:《向陽新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紀錄片攝制組)
2025年5月8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