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似海,萬物競發。在這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季節里,我們回望三個月前那場振奮人心的百日誓師活動——2025年3月1日,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之日,仁才教育2025屆學子齊聚八達嶺古長城之巔,以凌云之志點燃了高考沖刺的烽火,舉行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高考百日誓師活動。
龍的精神,在長城的磚石間延續;青春的力量,在百日沖刺中被點燃。
出發,懷壯志以長行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落校園,仁才教育的師生們已整裝待發。學子們朝氣蓬勃,腕上象征希望和勝利的紅色絲帶在晨光中熠熠生輝,如同燃燒的火焰,為逐夢之路點亮序章。
這是一場奔赴夢想的征程,學生們懷揣著對未來的熾熱期許,踏上通往八達嶺古長城的路,一路上,歡聲笑語與豪情壯志交織在一起。今天,他們要征服的不僅僅只是八達嶺的崇山峻嶺,更是高考前最后一段充滿挑戰的征程。邁過去,便是希望與勝利的曙光。
這是對夢想的堅守與執著,是對青春最好的詮釋。
啟幕,立誓言于長城
早春二月的北京,乍暖還寒,但料峭的春寒阻擋不了師生們逐夢的熱情。
9點45分,百日誓師啟動儀式正式開始。
主持人激情洋溢的開場白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氣氛。莊嚴的國歌聲在崇山峻嶺間回蕩,全體師生肅立,目光堅定。這一刻,長城的雄偉與學子們的青春激情交相輝映,展現出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青春的熱血與家國情懷在此刻同頻共振。
今天要送給同學們三句話:
第一句,加油!
第二句,山高萬仞,只登一步!
第三句,境界之上,一步一重天!
——王慰卿校長
王慰卿校長率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以“加油”典故為引,講述清朝知府張瑛為學子添油助學的故事,勉勵同學們在最后的沖刺中不懼艱辛,以“加油”為號,為夢想拼搏;他用理學家王陽明登山的故事,提醒學子們“山高萬仞,只登一步”,告誡大家專注當下,腳踏實地,方能跨越高考的高山;最后,他以學者王國維的“境界之上,一步一重天”的思想激勵大家追求更高目標,用最后100天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王校長的發言字字珠璣,振聾發聵,不僅是高考的沖鋒號,更是人生的奮斗指南,為學子們注入了無盡的力量與信念。
“祝福每一位年少的你們,能珍惜時光、勤奮努力,以夢想為動力,以拼搏為武器,全力以赴沖刺高考;祝福你們高考順利,金榜題名,祝福你們的青春歲月鮮衣怒馬,春風得意;祝福你們的人生有理想,有追求,有成功,有收獲;祝福你們的生活有愛,有溫暖,有味道!”————教師代表孫靜老師
孫靜老師代表仁才全體老師,為學生送上了他們的殷殷囑托與寄語。孫老師的聲音溫柔而堅定,飽含深情與期望。她提到,長城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象征,勉勵同學們在高考沖刺的最后100天里,專注、堅持、充滿信心,將這種精神融入備考的每一刻。面對困難,她希望大家像攀登長城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勇往直前。她的發言,既是對高考的祝福,也是對同學們未來人生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們以拼搏為武器,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讓人生充滿理想與追求,收獲成功與幸福。
“長城的風正掠過千年磚石,掀起我們書頁的一角。同學們,讓我們以筆為戈,在試卷的方寸間,拓出屬于這個時代青年的精神版圖!”——學生代表李同學
學生代表李同學的發言,如同青春的號角,喊出了對未來的宣言。他目光堅定,聲音激昂而有力,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仁才學子“高考必勝”的決心。他提到,長城的風掠過千年磚石,也吹動了我們手中的書頁。高考之路充滿挑戰,但每一次挫折都是對命運的抵抗,每一次堅持都是對未來的奠基。他呼吁同學們,用這最后的100天,去證明我們的努力和決心,用筆畫出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版圖。他的發言不僅是對高考的挑戰,更是對青春的禮贊,激勵著全體同學,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去開創屬于自己的未來,為時代留下深刻的青春印記。
隨后,白貴增校長為學子們送上了祝福,鼓勵大家借“二月二”乘龍之勢,在高考中獨占鰲頭。
在莊重而熱烈的氛圍中,白校長將一面面象征著夢想與誓言的旗幟鄭重地交到各班代表手中,每一次旗幟的交接,都伴隨著臺下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既是對各班的鼓勵,也是對高考必勝的信念傳遞。各班代表接過旗幟,高高揮舞。那獵獵作響的旗幟,仿佛在宣告著同學們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隨后,在白校長的帶領下,學生們高舉右拳,用洪亮的聲音喊出自己的誓言:
“拼一百天,遂凌云志!”
班旗在手,旗開得勝;錚錚誓言,氣吞山河!這一刻,他們不僅是為高考而戰,更是為未來、為夢想、為祖國而戰!
儀式結束后,全體同學和老師們合影,記錄下了這一瞬間。巍巍長城,莽莽群山,共同見證這莊嚴的時刻。百日誓師,是沖鋒的號角,更是對未來的堅定信仰;攀登長城,是前行的足跡,更是青春的宣言。學子們用腳步丈量長城的厚重,也在丈量夢想的高度。
高考不是獨行者的戰場,而是全體師生共赴的山海。
攀登,踏征途以逐夢
隨著戰旗飛揚,百日誓師的第一環節落下了帷幕,第二環節啟動——出征險峻雄奇、氣勢磅礴的八達嶺古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剛感受過百日誓師的激情,胸中流淌著熱血,學生們手持“通關文牒”,向著高峰進發。陽光和著微風,掠過一個個稚嫩卻堅韌的臉龐,那是堅定與執著的腳步,那是不屈而無畏的力量。
隨著隊伍的前行,古長城的雄偉壯觀逐漸展現在眾人眼前。每一塊磚石、每一個烽火臺,都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與民族的榮耀,讓人心生“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邁。逐夢高考的百日征程,仿佛與這段上山的路漸漸重合,對登頂的愿望,對未來的憧憬,此刻相互交融,斗志徹底燃燒。
在攀登長城的陡峭之路時,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向上攀爬的艱辛與不易。他們意識到,要成為真正的好漢,絕非僅僅是喊一句口號那么簡單,而是要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取得成功。長城蜿蜒曲折,恰似高考之路,充滿挑戰。然而,每一步的堅持,每一次的攀登,都在鑄就頂峰的輝煌。正如孫靜老師在發言中勉勵大家的那樣,只要心懷信念,腳踏實地,勇往直前,夢想就一定會實現。登長城的過程中,雖然速度或快或慢,但沒人輕言放棄。登長城如此,最后的100天,亦是如此。每一步的堅持,每一次的攀登,都鑄就了頂峰的輝煌。
這古老的長城,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榮光與滄桑,如今,它將見證仁才學子們為夢想拼搏的堅定信念。學生們拾階而行,在沿途的打卡點蓋章打卡留念。
前行途中,同學們愛護文物、保護環境,所過之處,干干凈凈。同時,大家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并肩前行,攜手向著目標堅定邁進,展現了仁才學子文明守禮、團結協作的精神風貌。
這場對青春的淬煉,不僅是一次對夢想的追逐,更是一次對精神的洗禮。學生們不僅在長城腳下為高考立下錚錚誓言,更在這片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土地上,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的傳承與感悟,與高考所倡導的“行大道、求大氣、寬廣融通”的理念相互呼應,為他們的青春征程注入了更深遠的意義,也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精神基石。
這是一次“潤物細無聲”的思政教育生動實踐,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
歸途,載壯志而返程
登頂返回起點后,雖然有些與疲憊,但學生們熱情絲毫未減。午后陽光正好,八達嶺古長城腳下,他們或以班級為單位,在班旗上鄭重簽名,寫下自己的誓言;或手舉勵志標語,與象征夢想的名校校門合影;或在輕松的小游戲中活動筋骨,釋放壓力。這些瞬間,不僅是對青春的銘記,更讓同學們在緊張的備考中找到了平衡,更讓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未來的挑戰。
隨著活動的逐步結束,學生們依依不舍地告別這座見證了他們誓言的古老長城,踏上歸途。返校途中,大家仍然沉浸在剛才的激動情緒中,彼此分享著自己的感悟與收獲。他們知道,從今天起,百日沖刺的號角已經吹響,他們將用這最后的100天,為自己的青春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沒想到自己能爬完全程,但是一步一步堅持下來,最終登頂了。”一位學生在返程途中感慨道,“這次活動讓我明白,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克服困難。在接下來的100天里,我會勇攀高峰,一步步靠近我的夢想。”
“長城有一段很高很陡,攀登時只能專注于眼前的臺階,讓我對剛才王校長說的‘山高萬仞、只登一步’有了具象化的體會。”另一位同學說,“在學習中也應該如此,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道題,把握好當下的每一天。”
“站在山頂俯瞰時,心胸無比開闊,突然覺得高考也不過如此。”一位同學信心滿滿地說,“我一定能拿下它!高考必勝!”
“希望你們汲取長城精神的力量,勇往直前,決勝高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和舞臺。”同行的老師深情寄語。這不僅是對高考的期許,更是對青少年們在高考之后邁向人生新征程的殷切希望。仁才教育用這樣一場活動,為學生們點燃了希望與激情,助力他們在高考的道路上,以昂揚之姿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拼一百天,遂凌云志
站在新的起點上,仁才學子們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向著高考奮勇前行。在這場百日誓師活動中,他們不僅收獲了勵志的力量,更感受到了學校對他們的關愛與期望。
三月已至,六月不遠,此刻,距離高考開考已經不足一百天。“惜光陰百日猶短,細安排一刻也長!” 時間的指針滴答作響,提醒著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珍貴,只要心懷信念,每一步都踏實堅定,這一百天,就足以創造奇跡,重塑全新的自我與未來!
愿每一位仁才學子都能在這最后的沖刺中,惜時勤學,篤行不殆。期待仁才學子,不忘今日的萬丈豪情,點燃沖刺百日的激情,眼有春光無限,心有山河萬頃,迎戰百日,傲立頂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