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迎來上市兩周年。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消費需求承壓的背景下,公司交出一份逆勢增長的成績單:營收70.7億元,...
近日,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迎來上市兩周年。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消費需求承壓的背景下,公司交出一份逆勢增長的成績單:營收70.7億元,同比增長0.5%;經調整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3%;毛利率與經調整凈利率分別提升至58.6%、23.7%,經營現金流同比大增116.3%。憑借連續四年增長的核心財務指標,珍酒李渡穩居中國白酒上市公司第九位,成為近十年行業唯一成功上市企業。

逆勢突圍背后,是公司從“規模擴張”向“價值深耕”的戰略轉型。產品上,珍酒李渡砍減低毛利支線產品,聚焦珍十五、珍三十等核心大單品,將次高端及以上產品收入占比提升至67%,依托10萬噸優質基酒儲備和4.4萬噸年產能筑牢品質根基。
在渠道端,珍酒李渡構建起“國內深耕 國際開拓”的雙輪驅動模式。國內市場上,打造貴州、河南、山東等五大核心根據地。通過高檔酒事業部拓展異業圈層客戶,推動團購渠道營收實現高雙位數增長;國際市場上,珍酒李渡進入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市場,并通過與中免集團合作走向更多國家和地區。

相較于同業在行業調整期的被動收縮,珍酒李渡展現出主動破局的魄力。當醬酒賽道經歷“百團大戰”式混戰時,其通過產品結構優化甩開釣魚臺、金沙等競爭對手,以全年70.7億元營收反超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舍得酒業,徹底站穩貴州白酒前三位置。2024年《貴州日報》評價稱:“貴州白酒進入‘茅習珍’時代。”世界品牌實驗室同期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中,珍酒位列醬酒品牌第三,品牌價值與文化屬性持續提升。

站在上市兩周年的節點回望,珍酒李渡的成長軌跡為行業提供了鮮活樣本。證明了在資本賦能與產業深耕的平衡中,區域酒企同樣可以構建全國化甚至全球化競爭力;也詮釋了企業如何在規模與價值、傳統與創新、堅守與變革之間找到動態平衡點。當行業從狂奔轉向慢跑,這種以品質為根基、以文化為羽翼、以戰略定力為方向舵的發展模式,或許正是中國白酒走向下一個黃金時代的關鍵密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