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貴陽市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貴陽結石病醫院肝膽外科病房里,來自四川資陽的42歲患者雷女士,正對著鏡子反復查看,困擾她多時的膽結石已被成功取出,而手術切口仿佛施展了神奇的“隱身術”,巧妙地隱藏在了肚臍的褶皺當中,這場跨越地域的求醫之旅收獲了完美的答卷。

時間回溯到2024年3月,雷女士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患有“膽囊結石”。起初,她并未將此放在心上,心存僥幸地認為:“不痛不癢的,應該不用管吧?”然而,命運似乎在和她開玩笑。今年3月,一場突如其來的劇痛將她從睡夢中驚醒,冷汗瞬間濕透了睡衣。那一刻,雷女士才深刻意識到,病情不能再拖延了。
隨后,雷女士前往當地醫院就診,醫生建議她切除膽囊。但雷女士內心十分抗拒,她既不想失去膽囊,更不想在肚皮上留下難看的疤痕。為了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案,雷女士開始大量查閱資料。一則關于“經臍隱瘢痕保膽取石術”的報道吸引了她的目光。當看到視頻中患者臍部的疤痕近乎“隱形”時,雷女士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當即決定:即使資陽與貴陽相隔500多公里,也要前往貴陽結石病醫院尋求治療。

雷女士來到貴陽結石病醫院后,肝膽外科主任、學科帶頭人秦興陸教授對她進行了全面評估。經過仔細檢查,秦教授發現雷女士的膽囊情況良好,符合保膽取石的指征。在術前溝通時,秦教授耐心地向雷女士介紹:“我們打算在你肚臍邊緣開個1公分的微孔,這樣在保膽取石的同時,還能避免留疤。”這番話讓雷女士倍感安心,對手術充滿了信心。
手術過程中,秦興陸教授憑借精湛的醫術,通過患者臍部天然褶皺處建立的1公分微孔通道,小心翼翼地從患者膽囊內成功取出一顆1.0×1.2公分的黃褐色結石。術后,雷女士臍部僅留下一道淡淡的疤痕,據醫生介紹,幾個月后,這道疤痕將完全隱藏在肚臍中,幾乎難以察覺。

術后,秦興陸教授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這種先進術式的優勢。他表示:“這種‘經臍隱瘢痕保膽取石術’創傷面比傳統手術縮小70%。相較于傳統腹腔鏡手術,它具有三重顯著優勢。其一,能夠完整保留膽囊及功能,避免膽囊切除后可能出現的消化不良、膽汁反流性胃炎、膽總管結石等多種不良反應及并發癥;其二,充分利用人體天然褶皺隱蔽瘢痕,滿足了現代人對美觀的需求;其三,有效降低患者術后疼痛刺激,加速術后恢復,讓患者能夠更快地回歸正常生活。”
雷女士的成功治療,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健康和美麗,也為更多膽結石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和希望。貴陽結石病醫院憑借其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貼心的醫療服務,再次在醫療領域書寫了精彩的篇章。
聲明:發布該信息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責任編輯:李 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