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至20日,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在北京798·751園區盛大舉行。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染織與服裝服飾設計系2025屆畢業生攜畢業設計作品參與展演,并于5月15日下午14:30在北京798·751園區第一車間成功舉辦“翼啟未來”主題專場發布會。本屆時裝周匯聚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地區63所高校,以及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韓國、日本等5個國家的10所國際頂尖設計院校,共計3000余名畢業生作品參展。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執行主席楊健、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專職副主席朱少芳、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專職副主席謝方明,以及兄弟院校方領導等嘉賓出席蘇州大學藝術學院走秀活動并對設計作品與展演給予充分肯定。

設計賦能,串聯傳統與未來
本次發布會以“翼啟未來”為主題,以“設計賦能”為核心理念,通過服飾語言串聯傳統文脈與未來想象。畢業生作品圍繞“非遺活化”“國潮煥新”“科技融合”三大支點展開創作,運用“絲綢數字拓印”“動態光影織紋”等創新技術,探索東方美學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多元表達。到場企業代表及嘉賓領導對展演效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作品“既扎根文化根脈,又擁抱技術革新”。




校領導寄語:堅守匠心,傳承創新
蘇州大學黨委書記張曉宏寄語畢業生:“四年前,你們帶著對藝術的憧憬走進校園;今天,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工匠精神’與創新意識。蘇州這座融合千年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城市,教會我們傳統與科技并非對立。希望你們牢記‘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校訓,以‘一件一世界’的匠心勇立行業潮頭,讓東方美學設計在世界舞臺綻放光彩。”
藝術學院院長王柯從文化傳承角度勉勵學子:“在蘇州這片承載絲路文明與江南錦繡的土地上,你們用針線與經緯編織了新時代的服飾美學。氅衣上的鳳蝶紋樣不僅是裝飾,更是古人‘喜相逢’的哲思。未來,請守護東方美學的根脈,像蘇繡般細膩堅韌,讓傳統服飾的‘未盡之語’通過現代設計煥發新生,向世界展現中國設計的青春力量。”




院校底蘊:六十五年深耕設計教育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深耕設計教育六十五載,是中國現代設計學科發展的開拓者與引領者。2000年,蘇州大學繼清華大學后成為全國第二家設計藝術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5年獲批全國首批34家獲藝術專業碩士學位(MFA)授權資格。蘇州大學藝術學院設計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連續兩屆斬獲A類學科稱號,同時也是CUMULUS國際藝術、設計與媒體學院聯盟成員單位。




教學成果:諸多獎項印證育人理念
在歷屆時裝周中,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榮獲諸多獎項。“院校育人獎”與“人才培養成果獎”體現了學院在學科建設與教學實踐中的卓越貢獻;“設計師新人獎”與“最佳工藝獎”則展現了畢業生扎實的專業能力與創新意識;“優秀指導教師獎”進一步凸顯了師資力量與國際化培養模式的成效。
這些榮譽是對“藝科融合 產學研創”教學模式的肯定。染織與服裝服飾設計系作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始終以“傳統工藝 現代技術”為課程體系核心,構建本、碩、博貫通培養鏈,通過“藝術與科技結合”“校企協同”等模式,強化學生從創意孵化到產業落地的全流程創新能力。近年來,學院依托國家級“紡織與服裝設計示范實驗中心”,持續整合校企資源與國際合作網絡,為行業輸送了大批兼具文化底蘊與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通過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這一國際平臺,不僅展示了教學成果,更推動了傳統文化與時尚產業的對話。學院始終堅持“以藝載道”的使命,將非遺活化、科技融合等理念融入人才培養,助力學生成長為兼具專業素養與前瞻視野的先鋒力量。
責任編輯:趙家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