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點多,江蘇省淮安市北京路小學門口車流如梭。淮安市公安局淮陰分局交警大隊一中隊輔警關心江微微彎腰,左手護住一名小學生的后背,右手平舉示意車輛暫停,孩子安全走過斑馬線后,他迅速轉身,疏導下一波車流。
19年如一日的堅守,關心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馬路衛士”的忠誠與溫情,先后被評為“淮陰最美輔警”“淮安最美輔警”,并于2023年被評為“江蘇省最美輔警”、記特等功一次。
擦不干的眼淚,詮釋無悔的擔當

“孩子們的上學時間就是我上班的時間。”每天早晨在孩子們上學之前,關心江的警用摩托車就已經停在市北京路小學對面的市一院北門執勤點。“再往前開一點,對,就停在這個安全區!”關心江小跑著,指揮一輛送學的私家車停靠在路邊,并順手幫后座的孩子拉開車門。
每天早晨6點到8點,關心江在這一長約200米的路段喊出上千次“注意安全”。傍晚,他又會準時出現在這里,直到最后一位學生被接走。
交警大隊一中隊管轄的是淮陰區最繁忙的區域,淮海北路、北京東西路、銀川路等是城區主干道,高峰期間車流不斷、行人如織。由于工作關系,無論酷暑烈日還是寒冬暴雪,關心江常年“釘”在馬路上,導致患上了嚴重的淚道堵塞。
執勤過程中,他的眼淚總是不自覺地往下淌,“不擦就看不清路,就像蒙了層紗布一樣。”關心江坦言,隨身攜帶的紙巾常常很快就用完了,他就習慣性地用衣袖擦拭。此前,關心江家人多次勸他早日治療,他卻總說“等忙完這陣子”,最終錯過最佳治療期。
“有時覺得眼淚流個不停,搞得我都不像個爺們兒了。”關心江笑著自嘲,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執勤時的威嚴。“關隊一來,我們就踏實了!”市一院的保安感嘆道。關心江已成為這里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出租車司機會主動降下車窗打招呼,送孩子的家長遠遠看見他就自覺靠邊停車。“老關指揮,我們配合!”一位每天接送孩子的媽媽邊說邊利落地把車停進安全區域。
風馳電掣的身影,系著群眾的冷暖

翻開鐵騎隊的巡邏日志,和關心江相關的暖心事有很多。一位母親抱著抽搐的孩子在路邊急得直哭,關心江二話不說,一把抱起孩子,跨上摩托,警笛呼嘯著穿越車流,在最短時間趕到醫院,孩子被確診為腦出血,“幸好送來得及時。”醫生的話讓關心江安了心。
“別害怕,這個世上還有很多愛你的人。”巡邏中,關心江遇到一名患有抑郁癥的女子,看她神情恍惚,關心江和聲細語地安撫,驅車十多公里把她送到父親的身邊,看到女子與父親相擁而泣,關心江感慨道:“這份工作的意義就在這里。”……不少被幫助過的群眾送來錦旗,關心江卻紅著臉擺手:“換誰都會這么做。”
“從小就覺得警察是正義的化身。”說起從警初心,關心江激動地說,他的眼神依然閃爍著少年般的純凈。關心江始終嚴格以警察的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制服永遠筆挺,指揮手勢永遠標準,那股子較真勁兒19年如一日。
他說,最難忘的是剛入警時看到在車禍中倒地的6歲女孩,當他抱起孩子沖向醫院時,突然明白了這身警服的意義,“我追求的警察夢,不就是身著警服,盡我所能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嗎?”
規范利落的手勢,飽含歲月的傳承

2017年,淮陰公安組建鐵騎隊,由于業務過硬,經單位推薦,關心江成為鐵騎隊的一員。在他眼中,道路是城市交通的“血管”,鐵騎隊每一名隊員都是保障道路暢通、安全的“細胞”。前不久的一個雨天,結束巡邏的關心江在騎車回隊途中突然打滑摔倒,手腕上、腳踝上都是擦傷,留下斑斑點點的血跡。這樣的意外對他來說并不陌生。
2014年,也是在巡邏途中,前方一輛小貨車突然違規掉頭,關心江緊急避讓,沉重的警用摩托狠狠地砸在他的右腳上,鮮血瞬間浸透鞋襪。雖然及時做了手術,但他的兩根腳趾斷裂,導致九級傷殘。由于常年一線執勤,關心江的關節落下了毛病,有時上下樓都要手扶膝蓋。“我曾是一名軍人,站就要站成一根標桿。”路面執勤的關心江吹響干脆的哨聲,打出利索的手勢,腰桿筆直、英姿颯爽,絲毫看不出一絲傷病的影子。
“老關已經59歲了,一直都是早早上班、很晚歸家,整天連軸轉。有時心疼他,想讓他回家多陪陪家人,他總說家人理解、支持他。”交警一中隊負責人說。
明年10月,關心江就要退休了,他總是叮囑年輕隊員,“指揮手勢要標準”“路口觀察要仔細”,他把多年的經驗一點點傳授給年輕人。每次看著隊員們整齊列隊出發,關心江的目光總是格外柔和,既飽含著對這身警服的不舍,也滿含著對年輕隊員的期待。
文/高婷婷 王一森
編輯:張沛責編:周希 審核:肖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