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軒高科(002074.SZ)等中國電池廠商,正在全面卡位固態電池和半固態電池。
第一財經在近日舉辦的國軒高科2025全球科技大會上獲悉,目前該公司的全固態電池已進入預量產階段,設計產能達0.2GWh。
同時,會上發布了續航達1000公里的G垣準固態電池,可連續使用12年的G行重卡標準箱、全球首款單艙20MWh的儲能系統等全新電池產品。國軒高科首席科學家朱星寶介紹,國軒高科已規劃建設12GWh準固態電池產線,但他同時表示,從技術成熟度來說,五年之內是半固態的天下,可以相對快速地推向市場。
首條全固態實驗線貫通
國軒高科此次發布的六大新品,涉及乘用車電池、重卡電池、儲能電池系統及數智化解決方案等領域。
2024年首次發布的金石電池在今年實現質的飛躍。國軒高科稱,材料創新上,硫化物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提升60%,空氣穩定性顯著提高,正負極材料的克容量也實現較大突破。
此外,國軒高科首條全固態實驗線正式貫通,100%線體自主開發,設計產能達0.2GWh,通過高精密涂布等關鍵技術,實現高達90%的良品率。公司稱,歷經365天極限驗證,金石電池單體容量提升150%,預緊力下降90%,無懼針刺、熱箱、外短、過充、擠壓等嚴苛考驗,安全性能全方位提升。金石全固態電池研發負責人潘瑞軍稱,此條實驗線核心設備國產化率達100%,目前已開始裝車路測。
除了金石全固態電池,國軒高科還在本次會議上首次發布了G垣準固態電池。該產品以300Wh/kg的能量密度,將純電轎車的續航里程推至1000公里。國軒高科首席科學家朱星寶在發布儀式上介紹,國軒高科已規劃建設12GWh準固態電池產線,“搭載G垣準固態電池的‘001’號樣車總里程已經超過一萬公里 ”。
同時發布的還有一款單包116kWhG行電池,能量密度達175Wh/kg。國軒高科稱,該款產品可實現前3000次循環容量零衰減,120萬 行駛里程電池供能零損耗,提供12年10000次循環的超長壽命。產品可廣泛應用于牽引車、攪拌機、裝載機、礦卡、渣土車等場景,目前已為多款車型提供全場景動力支持。
另據國軒高科儲能研究院院長張東升介紹,乾元智儲20MWh儲能電池系統采用模塊化拼接的集成化方案,單艙儲能容量高達20MWh,設計壽命長達25年,目前已獲得超過6GWh的在建及意向項目訂單。國軒高科決定將該系統所有集成專利向全社會公開。
5年內是半固態的天下
隨著公眾對于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固態電池技術的突破成為一些車企的宣傳重點。但多家電池企業在近期都公開表示,真正的全固態電池進入到量產落地仍需時日。
在上述會議期間,朱星寶向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目前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仍然具有不確定性。“固態電池的路線有六條,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哪一條好,但這個問題目前沒有答案。從技術成熟度來說,五年之內是半固態的天下,可以相對快速地落地推向市場。對全固態電池來說,還處于成長初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來發展。這也是國軒高科同步布局半固態及全固態兩條路線的出發點。”
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也曾表示:“所謂的2025年要大規模應用固態電池,這話不負責任。固態電池從實驗室樣品到量產至少需要8~10年時間。”
政策面上,國家正在加大對于全固態電池的重視程度。今年4月28日,工信部發布《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其中特別提及,要推進動力電池耐久性、熱管理系統等標準審查報批,加快全固態電池、動力電池在役檢測、動力電池標識標簽等標準研制,不斷優化動力電池性能要求。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原副秘書長馬仿列在會上的分析,電動智能汽車、低空經濟和人形機器人蓬勃發展帶動鋰電池開啟增量空間,預計2030年全球需求或達3800GWh,其中電動智能汽車領域的需求將達到3500GWh。
國軒高科全固態電池研發總工程師潘瑞軍表示,目前來看全固態電池走硫化物路線具有較大可能性。國軒目前已經實現了階段性成果,今年的目標是把現有的全固態電池體系、生產工藝、性能指標等再進一步優化,同時對接客戶需求,將全固態電池產品逐步推向市場。他說道“全固態電池的大規模量產還需要幾年時間,舊產能的淘汰、新的供應鏈體系的構建等也都會對此產生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