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5月16日,香港傳奇珠寶品牌英皇珠寶在深圳隆重舉辦其首場中國內地品牌戰略發布會,以英皇之光,耀目啟航為主題,正式開啟在內地市場...
2025年5月16日,香港傳奇珠寶品牌英皇珠寶在深圳隆重舉辦其首場中國內地品牌戰略發布會,以“英皇之光,耀目啟航”為主題,正式開啟在內地市場的新篇章。英皇珠寶始創于1942年,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便率先進入內地市場,業務現已覆蓋大中華及海外地區。秉承“精益求精”的品牌精神,英皇珠寶不斷洞察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持續拓展品牌內涵。
發布會當天,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博士、英皇集團副主席楊政龍先生、英皇集團董事總經理范敏嫦女士、英皇鐘表珠寶主席楊諾思女士、英皇鐘表珠寶執行政總裁梁浩昌先生兼悉數出席。陳世昌先生首次以英皇珠寶(中國)副董事長總經理身份亮相,發布品牌發展戰略及年度新品,深度詮釋品牌核心理念。來自政府機構、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商業地產及供應鏈的400余位嘉賓共襄盛舉,見證品牌發展里程碑。
英皇娛樂藝人陳偉霆與衛詩雅驚喜登場,全能藝人陳偉霆一身紳雅造型襯托紳士風范,新晉影后衛詩雅盡顯剛柔并濟的東方女性氣質,兩位明星搶先一睹英皇珠寶璀璨新品,為其獨特魅力所折服。
全新品牌詮釋,強強聯手見真章
英皇珠寶此次戰略升級,標志著品牌與內地市場進一步融合發展。作為扎根香港超過80年的珠寶品牌,英皇此次攜手擁有40余年珠寶行業經驗、打造多個標桿珠寶IP的行業領軍人物陳世昌,強強聯手,意在推動品牌煥新與民族精神深度融合,開創內地市場新格局。
英皇鐘表珠寶主席楊諾思在臺上表示,英皇珠寶80多年來的行業累積不僅僅是時間的堆砌,更是品牌不懈追求進步的結果。每一件英皇珠寶的產品都希望被視為愛的見證。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博士也特別在臺上分享對于此次「強強聯手」合作的展望,寄語英皇珠寶今后在內地的發展可以再創高峰。
兩位藝人被邀請到臺上分享,陳偉霆表示這次非常高興可以親身支持自家集團的品牌發布會,相信英皇珠寶未來勢必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信賴和喜愛。衛詩雅則表示在演藝行業堅持了17年,對每一個角色的真誠投入,是對電影的熱愛讓她收獲了這份榮譽。而生活中的愛,她覺得更像是一種悄悄無聲的力量。就像她和另一半的相處,不需要轟轟烈烈,但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關懷和尊重。她也特別榮幸能作為英皇珠寶的“老朋友”,為她的每一段人生重要時刻加添色彩。
發布會重磅發布全新品牌文化:【英】意指【英雄民族】,【皇】意指【皇家工藝】。【英雄民族】和【皇家工藝】呈現英皇珠寶品牌所蘊含的情懷:誕生于中華民族的“強烈民族自豪感”及發展歷程中“對工藝的極致追求”。并發布全新口號“英皇珠寶,充滿愛的珠寶”,以時尚潮流的全新觸角,融合非凡創意與極致工藝,為珠寶注入創新設計,從心出發,用心打造充滿愛的珠寶品牌,彰顯品牌珠寶所承載的情感溫度。
此外英皇珠寶宣布全面升級視覺體系,確立“英紅色”為品牌標準色,并發布全新品牌形象店設計,進一步提升品牌辨識度與消費者體驗。
全新產品系列,古法美學傳承再造
英皇珠寶打造的明星IP系列、日常輕奢系列、婚嫁珠寶系列等產品系列早已享譽市場,此次發布的新品秉承英皇珠寶“英雄民族,皇家工藝”的品牌文化,根植品牌底蘊,靈感汲取自民族藝術文化遺產,探索制造工藝的極限,呈現從傳承中突破新生的力量。
英皇珠寶以敬畏之心重溯古法工藝,推出“金生世藝”系列,“金生世藝”寓意“金生萬象,世相傳,藝韻天成”,以“鎏金、花絲、錘揲、掐絲、鏨刻、累絲、鑲嵌、琺瑯彩”古法八大工藝,結合新式國風'古韻新釋’創意,將黃金煥變成極具生命力的時代瑰寶。現場展出的“典藏擺件”中華十大名劍之軒轅劍,正是采用古法手工鏨刻結合琺瑯彩工藝匠心打造。
專利外觀系列——“五月”,通過對蝴蝶形象的抽象符號概括與重構,勾勒流線形態的輕盈之美,成就品牌設計理念的藝術化演繹。專利外觀系列——“Seasons of LOVE”,設計源于英皇珠寶全新品牌文化”充滿愛的珠寶“【LOVE】的藝術符號,四個字符將隨四季推出。
此外,發布會還公開了獻禮新生命的“福緣同脈,金玉佑麟”系列、“緣定一生”皇冠戒鉆石系列,“優悅”異形鉆等開創性的珠寶臻品帶來豐富的觀感體驗,受全場矚目,與會者紛紛表示期待。
啟航時刻,探索英皇珠寶發展新藍圖
未來五年,英皇珠寶計劃在內地新增600家門店,采取直營與加盟并行的模式,重點布局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成渝四大核心城市群,進駐全國高端商場及購物中心。同時推行省級代理與城市代理合作方案,構建多元共贏生態。
發布會上,陳世昌先生還分享了加盟扶持政策與省代合作策略,體現品牌對合作伙伴的高度重視。
五位省級合作代表在現場簽約,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標志著英皇珠寶在內地市場的首輪戰略部署邁出堅實一步。
強大的品牌積淀,陳世昌先生深厚的行業資源與卓越的運營團隊,英皇珠寶將以全新姿態拓展內地市場,為消費者帶來匠心獨運、情感共鳴的珠寶臻品,續寫英皇傳奇新篇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